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12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169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全液压多功能弯管机采用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新型全液压摇壁式圆盘锯机机构。对此机构进行了运动,受力分析和结构的研究设计,提供各种工业用圆盘锯切机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分析了道岔融雪装置加热条卡具断裂的原因,对其材料热处理弹簧钢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手动弯曲实验装置,解决现阶段只有实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无实验装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3.
在总结内力作图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作平面弯曲梁内力图的一种快速作图法--面积法.这种方法根据微积分关系,确定曲线的始点、形状和末点,即可直接得到不同外力作用下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图,简捷且易掌握.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壳用钛合金,开展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得到该类型钛合金的室温断裂韧性,载荷比R=0.1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基于选用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模型,对载荷比R=0.1下的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在载荷比不变的前提下,应力强度因子范围是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增加会导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增加;考虑小裂纹效应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模型可对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25.
本文提出3种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均匀来流中柔性立管的初始阻力特性。首先通过分析柔性立管在均匀来流中的变形及振动情况,分离出立管流向的初始变形对应的弯曲应变。根据复杂梁的弯曲变形理论,建立起弯曲应变与平均阻力之间的微分方程。随后,针对试验中获取的立管轴向力及立管表面弯曲应变,提出计算平均阻力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算例验证与分析。最终使用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到立管表面各截面处的阻力分布。  相似文献   
126.
袁伦一 《公路》2001,(6):25-28
墩台盖梁目前仍用一般受弯件计算,据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受弯构件跨高比等于或小于5时,梁截面应变不符合平面假定,即混凝土的应变沿截面高度不符合线性分布,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界,对于跨高比L/h≤5的构件,称为深受弯构件,其计算方法不同于一般受弯构件,墩台盖梁跨高比绝大多数在3-5之间,应按深受弯构件计算。  相似文献   
127.
为解决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变形及弯矩变化的影响问题,并对实际掘进工况给出施工建议,利用Sagaseta纵向地表变形计算公式,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掘进影响区内浅基础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浅基础框架建筑物变形以及弯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掘进区内,浅基础框架建筑物的弯矩大小随着开挖面的靠近逐渐增大,开挖面到达建筑物正下方附近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减小;建筑物倾斜率越大,梁端弯矩和底层柱对基础的约束弯矩也越大;双线平行盾构先后掘进相比同时掘进引起的建筑物倾斜更小、沉降变化更加缓和,框架结构及基础梁的弯矩更小,且随着先后掘进开挖面距离的增大,弯矩变化曲线逐渐由V型转变成W型;建议双线平行盾构施工时尽量避免同时掘进,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物首尾沉降差及倾斜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8.
陈胜利  苏永华  石龙  班新林 《铁道建筑》2020,(4):111-114,132
高速铁路40 m跨度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首次在我国郑济高速铁路郑州至濮阳段黄河特大桥北岸引桥进行工程应用。为了验证其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3孔工程梁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混凝土水化热测试、摩阻测试、预应力终张拉效果测试和静载弯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水化热测试结果和浇筑工艺合格,预应力施加准确,预应力效果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梁抗裂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3孔试验梁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40 m跨度简支箱梁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9.
不锈钢轨道客车车顶弯梁拉弯成形回弹缺陷可归类为角度回弹、轴向收缩回弹及滞后回弹等3种,后两种回弹缺陷往往被忽视,以至于在模具设计阶段对回弹变形量的计算和补偿均存在误差。为此,针对车顶弯梁拉弯成形中的轴向收缩回弹和滞后回弹,从材料弹塑性变形理论和黏弹塑性理论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提出设计拉弯模具设计时对轴向收缩回弹和滞后回弹的数值模拟近似计算方法,得到对模具的补偿值;然后,通过试模补偿调整,提高车顶弯梁拉弯成形的整体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30.
由齿轮啮合等引起的动态附加弯矩对过盈连接的扭矩传递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Leidich的椭圆准则来计算某牵引电机悬臂式传动端内套锥面过盈连接在弯扭载荷下的抗弛缓能力,接着结合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来计算动态载荷条件下过盈连接的微动滑移区。结果表明,旋转弯矩将使连接的弛缓扭矩大大降低;不发生弛缓条件下,由动态弯扭载荷特别是旋转弯矩引起的微动疲劳将是内套式锥面过盈连接面临的主要风险。设计中应同时满足抗驰缓准则和抗微动疲劳准则,尽量减少连接的旋转弯矩载荷,由工艺油槽等形成的接触边界应避开微动滑移区以避免出现微动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