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篇
  免费   167篇
公路运输   957篇
综合类   821篇
水路运输   367篇
铁路运输   588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全挂车轮转向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挂车转向装置分为轴转向和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装置转向角度小,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较少应用。便全挂车采用轮转向装置可降低车厢地板高度,且其机动性较轴转向全挂列车好,推导了轮转向传动连杆机构的解析关系式及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102.
为分析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纤维作用机理,首先采用高速剪切法对"除芯"的饱水玉米秸秆破碎处理,通过提取比例及吸油倍数指标优选得到纤维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基本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然后分别评价无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高温抗剪性;最后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与混合料的键合作用,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最佳制备工艺为长度10±2 mm秸秆皮浸泡4 h后,在29 000 r·min-1转速下破碎2 min;玉米秸秆纤维、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均提升20%左右、弯拉应变均增加3.5%左右;木质素纤维、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光谱图为纤维分别与沥青混合料光谱图的叠加,加入纤维后并没有产生表征新化合物出现的波峰,纤维与混合料主要依靠物理黏结作用结合在一起;玉米秸秆纤维表面更加粗糙、长径比更大、更容易分散均决定了其改善效果优于木质素纤维,纤维对沥青的吸附作用能够降低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纤维的无规则分布在混合料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串联骨架功能,在沥青混合料初始开裂时起到拉伸作用,阻止裂缝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3.
斗轮堆取料机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斗轮堆取料机普遍采用PLC和变频器调速、液压驱动、网络控制等技术。其生产能力显著提升,造型得到了改进,产品向大型化、无人化、多样化、环保和配套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市场对斗轮堆取料机的需求大。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集装箱码头岸桥吊具开闭锁机构电气、液压、机械三大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相互之前的关系,通过吊具开闭锁机构日常的故障深入地分析了这三大系统重要特点,并介绍了该机构一些隐性故障的预防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中隔壁结构作为隧道初期支护体系中重要的承载构件,在隧道爆破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损伤开裂和破坏。首先依托双向八车道的港沟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进行爆破荷载作用下中隔壁的动力损伤破坏试验,提出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形态及类型;然后利用ANSYS/LS-DYNA建立隧道爆破与中隔壁支护结构数值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模拟岩体爆破及中隔壁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并考虑单段装药量、爆距等不同因素,研究其对中隔壁破坏模式及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爆破荷载作用下中隔壁破坏形式分为背爆侧混凝土开裂剥落、中心区域混凝土震塌成洞、钢筋网及纵向连接钢筋震坏断裂、钢拱架发生扭曲变形4种类型;中隔壁支护结构在爆破应力波的作用下处于反复拉压状态,并在岩石破碎抛掷冲击的作用下发生破坏,且中隔壁支护结构中心、顶部和底部是结构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单段装药量和爆距的改变会对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产生影响,且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破坏形态,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建议隧道爆破施工时爆距控制在40 cm以上,单段药量控制在7.2 kg以下,以减少对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6.
发动机作为汽车中最为复杂精密的机电一体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高磨损运行工况,且需要满足长寿命、高效率、低能耗、强动力、低污染等一系列标准指标,而汽车发动机运转时零件间的摩擦以及燃烧等产生的颗粒都会对其性能造成恶劣影响,所以润滑对于发动机性能提升尤为重要。综述当前汽车发动机润滑机理,分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对发动机动力、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并且在最后设想一种新的润滑机理,以弥补发动机的制造缺陷和颗粒的影响,改善汽车发动机的关键性能。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动力涵盖政府的主导作用、公交运营企业的主动力、公众的支持力以及营销传播的助动力等"四方力量",四方力量的协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发展。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快速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动力协调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4P"发展策略、激发公交运营企业主动力的品牌服务策略、拓展公众支持力的乘客关系管理策略、发挥营销传播助动力的促销策略等公共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由此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提高公交出行方式分担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深基坑双排桩结构受力变形机理及其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带来的地下工程密集化、复杂化等方面的需要,深基坑开挖时双排桩围护结构因具有侧向刚度大、控制变形能力强、施工快速等特点在各种大型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该结构的变形机理与计算模型尚未有统一的理论,其设计方法比较杂乱,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设计。依托南京梅子洲青奥城地下空间工程及其现场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近年来在地下工程中逐渐得到推广使用的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变形机理、土压力分布规律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与目前广为应用的理正双排桩模型和新规范双排桩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更吻合实际的、精确反映结构变形和力学特性的双排桩围护结构的修正设计计算模型,该模型架构清晰,准确性高,贴近实际工程设计,可以大力推广应用于双排桩结构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09.
The paper presents an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control logic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longitudinal forces at the hub bearings. The availability of force information allows to design a logic that does not rely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tyre–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since it continuously tries to exploit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tyre force.

The logic is designed by mean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then tested on a specific hardware in the loop test benc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measured wheel force can lead to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ABS performances in terms of stopping distance also in the presence of road with variable friction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10.
The hunting motion of a passenger coach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multibody system in which the wheelsets and the rails can be modelled as flexible bodie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or different model variant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flexibilities of the wheelsets and of the rails are either taken into account or neglected, the impact of the flexibilities is analysed. It turns out that the flexibilities of both the wheelsets and the rail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unting behaviour by increasing the lateral motions of the wheelsets and lowering the critical spe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flexibilitie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calc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for track geometries using different rail profiles (60E1, 60E2) and different rail cants (1:40, 1:20) and for different values for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0.25…0.4) at the wheel–rail conta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flexibilities is the strongest for high lateral forces, which occur e.g. for contact geometries leading to high hunting frequencies and for high valu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also show in some cases a strong impact of the flexibilitie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wheel–rail contact on the running surface of the rail, which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with respect to wear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