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493篇
综合类   366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860篇
综合运输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现状,就BMS控制策略建立了需求分析,利用Matlab图形化编程软件,遵循基于模型设计的工作流程,结合CANoe、CCP标定,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实车试验检验了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及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2.
结合重庆港江津港区25#泊位改造项目,总结了皮带车设计的几个要点,介绍了托架及组装式通廊在重叠式皮带车设计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纯电动轿车AMT换挡过程协调匹配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装备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纯电动轿车能够快速、准确、平稳地换挡,以建立的换挡过程数学模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换挡过程不同阶段换挡冲击产生的机理,提出了摘挡前驱动电机切换至自由模式的转矩控制方法,确定了摘挡后驱动电机调速目标值和执行机构最优运动速度,提出了挂挡完成后驱动电机转矩恢复方法。针对换挡过程驱动电机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整车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参与换挡过程的综合协调匹配控制方法。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研制开发了纯电动轿车用AMT样机,并进行了样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实现挡位的自动平顺切换,且换挡时间短。  相似文献   
994.
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喷油嘴流量为710 ml/min时全负荷工况下柴油机功率和比油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正确有效.在不改变气门升程的情况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配气正时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油嘴流量对柴油机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使柴油机中低速扭矩、燃油耗和NOx排放得到改善,且排放可达到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基于教练车的一种新型副离合操纵系统的结构,该结构是在正驾驶离合操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演变,采用了一套独立的液压操纵系统,使得正副离合操纵系统能独立完成离合器的分离动作。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汽车消费多样性、个性化,汽车产品的创新速度日益提高,概念车在品牌创新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概念车与汽车产品开发的关系,对概念车进行分类,分析汽车品牌造型发展中出现的亲缘性特征,并从"塑造品牌造型语言"、"寻求品牌造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的平衡"、"降低‘战略转移’的风险"、"实现产品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明确概念车在汽车品牌造型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空调系统是目前家用小型轿车的基本配置,用来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满足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要求。文章从开发某新车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全面计算空调设计中的热量传递过程。最后得出,搭载本空调系统后,其系统消耗功率仅为发动机最大功率的4%~5%,不影响该车动力性。  相似文献   
998.
重型汽车装配,驾驶室总成与底盘的搭接是通过自行转运小车将驾驶室总成转运至总装配线完成对接的。通过自行转运小车吊臂上的定位块来满足多品种不同规格的驾驶室总成的吊放,定位块设计的合理性承载着驾驶室转运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的重载快捷发展目标,以双层集装箱车辆作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手段进行了3E轴构架转向架100~135 km/h动力学性能分析.6轴双层集装箱车辆刚柔耦合分析表明:空载承载鞍滑动现象和重载中轴轮对稳定性将是其高速运营的主要性能问题.因而,确保空载轮对定位刚度、确保重载中轴轮对轮轨关系稳定和降低车体结构耦合振动响应水平应作为3轴构架转向架的通用动力学要求.为此,提出了如下三项技术对策:①1、3轴承载鞍应以45°倒面作为承载摩擦面,满足摩擦系数μe≥0.42,而中轴小承载鞍则以磨耗板进行减磨处理μ〈0.2;②以中轴轮对车轮轮缘减薄9 mm的LM修正踏面优化来提高轮轨匹配的等效锥度控制中轴轮对横移,进而降低转向架蛇行运动程度;③中轴轴箱增设斜楔摩擦减振以降低落下孔车体中部结构振动耦合响应.与原设计对比,该技术对策可以使车辆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货车轴重与货运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十分明显。以2008年山东高速公路数据为例,建立货运量与轴重的关系模型并进行标定,对比拟合优度,找出最优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模型使用价值较高。将此模型应用于实例中,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调查值之间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