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124篇
水路运输   137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为探究多车道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车辆速度驾驶行为特性,为合流区安全设计提供现实依据,文中选择沪宁多车道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作为远场观测试验实体工程,采用 MC5600型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统计与测速系统采集现场数据及 SPSS Statistics软件处理数据信息。试验表明,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客车、货车速度与出现频率之间可采用正态分布曲线拟合。双车道匝道端部客车平均速度为60~70 km/h,运行速度(v85)为80~90 km/h;双车道匝道端部货车平均速度为60~65 km/h,运行速度(v85)为65~75 km/h;单车道匝道端部货车平均速度为50~60 km/h,运行速度(v85)为60~70 km/h。  相似文献   
72.
社会治理要求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这必然需要多种社会规范共同发挥作用,民族习惯法就是这样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具有相当程度的价值正当性和实践合理性。民族习惯法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参与协商、民意认同、灵活变通、成本低廉等优势,但在社会治理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习惯法自身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  相似文献   
73.
黎晴  赵莉 《城市交通》2014,(3):38-44
围绕重庆地区的三个区域交通规划项目,系统性地回顾和梳理了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规划实践。探讨了国家战略、政策法规及行政体系对规划工作的影响,总结了交通枢纽城市的内涵,归纳了不同层级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的要点。指出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作为区域协调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经济、政策、管理机制与规划的相互关系,探寻以区域协作为核心价值的规划方法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4.
对陕西咸阳地区农村公路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将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等级分为5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及 V级。运用物元理论模型,对咸阳-高陵路段进行了交通安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路段为“较危险”路段,符合实际调研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对常用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和项目交通分布预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交通观测的相关系数模型运用于项目出行分布预测,提出在出行分布预测的同时逐步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总结了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由于缺乏城市道路交叉口合理角间距的标准,经常存在因角间距过小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严重降低。引用接入管理理论,在分析交叉口功能区长度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角间距进行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城市道路交叉口合理角间距的推荐值,为科学合理设置交叉口附近的接入道路提供了定量依据,有利于交叉口的畅通与安全。  相似文献   
77.
对刚柔过渡区域刚性和柔性接触网的弹性不同及接触线高度不等情况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找出该区域弓网关系恶劣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改善刚柔过渡区域弓网关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8.
文章基于桂林市老城区交通现状,分析了老城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桂林市老城区分流交通保护圈规划的总体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出具体的老城区分流交通保护圈规划方案,为桂林市老城区交通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9.
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was designated the first mixed conservation sit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e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It is also the world's first cultural seascape, being recognized for its continuing connections to indigenous people. As the westernmost place in the Hawaiian universe, many believe these islands and seas are the pathway that Native Hawaiians travel after death, returning to pō (night; realm of the gods). This intimate kinship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Current management emphasiz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policy, cultural knowledge, traditions, and practices to create successfu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ppropriate for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management is based on Native Hawaiian values and practices that incorporate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indigenous principles and philosophies, cultural norms, community relationships, and unique epistemologies deeply imbedded in and formed by relationships of people with place. A cornerstone of this effort has been the direct involvement of cultural practitioners in policy,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is biocultural approach has led to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onument and serves as a model for conservation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80.
徐元  刘红 《水运工程》2017,(12):129-134
针对航道保护的现状和需求,分析航道保护的内容及影响航道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核心保护区、敏感区的概念及相应保护措施,探讨航道保护范围划定的基本要求以及需要开展的基础工作等内容。以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航道保护的范围划定为例,对航道保护范围的划定流程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