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204篇
综合类   316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174篇
综合运输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丁坝是山区沿河路基常用的冲刷防护构造物,而且以群坝防护形式居多.群坝防护时,坝长和坝间距是重要的设计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顺直河段和弯曲河段中丁坝群的水流形态、冲刷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防护长度和冲刷深度作为控制指标,提出了沿顺直河段和河弯凹岸布设丁坝群的计算方法,指出群坝中的1#坝应该比较短,其它各坝坝长可以相同,1#坝坝长为其它各坝坝长的一半比较适宜.在弯道中,水流形态,冲刷特点更为复杂,群坝的间距应该更小,但仍然可以根据直道中的计算方法确定坝间距.建立群坝间距计算方法时,已考虑到天然河段与室内水槽模型差异.  相似文献   
102.
为确保膨胀土地层渗水后,矿山法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过程隧道及车站的安全,以合肥地铁5号线下穿既有车站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PLAXIS 3D岩土有限元软件精细化模拟整个施工过程,计算分析隧道、地层及既有车站结构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下穿车站结构时经历的应力场较低;引起的地层变形主要表现为底部隆起和掌子面回弹变形;隧道下穿后,车站结构表现为中部隆起,前后两端沉降,施工时应控制既有车站的局部上浮。结合监测数据分析,表明隧道自身和既有车站基本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施工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3.
西镇站~青岛站区间TBM掘进隧道开挖线净距逐渐变小,左右线隧道开挖线净距由6 m逐渐减小,左右线出洞处隧道开挖线净距最小为0.56 m。右线TBM隧道先行掘进施工,待左线TBM掘进时,左线TBM撑靴需要的顶推力会对右线隧道洞壁产生较大反力,将会对小净距隧道先行掘进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合理控制掘进技术参数,采取对先行洞安装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和管片背后注浆等措施,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同时加强对先行隧道管片及可移动式台车支撑体系监控量测,确保左线TBM掘进顺利通过了小净距段。  相似文献   
104.
信号系统应保证列车在场/段内调车作业和列车进出场/段的安全运行,并与正线行车密度相适应。可以通过合理的信号机布置以提高场/段的接发车能力,也可以在保障制动距离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平均运行速度,来达到提高场/段内运营效率的目的。影响地铁车辆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坡度、速度、风速、车辆质量和车辆的编组等。通过车辆制动距离的计算可知,坡度、速度对车辆制动距离影响较大,而车辆质量和编组数对制动距离的影响很小。针对不同坡度、速度计算了地铁车辆的制动距离,给列车司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盾构隧道近接浅埋式矩形隧道合理净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地铁11号线南山至前海湾站小净距重叠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按先明挖修建桂庙路矩形闭合框架隧道,后进行地铁盾构推进的顺序,采用FLAC有限差分程序对小净距重叠隧道进行弹塑性分析,对多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夹岩应力、塑性区分布等进行分析,提出矩形闭合框架隧道的管幕作用,其作用影响范围大致沿Mohr-Coulomb模型剪切破坏面(45°+φ/2)的角度,以矩形隧道宽为底边的闭合等腰三角形区域。在此区域内的地下结构均受管幕作用的影响,且距离矩形闭合框架隧道越近管幕作用越明显,在综合考虑了矩形隧道管幕作用和隧道之间近接效应的情况下,确定隧道之间的合理净距。  相似文献   
106.
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盾构长距离下穿老旧平房群施工,在不具备平房拆迁和地面加固的条件下,通过严格落实盾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基本满足了房屋变形控制指标,对类似下穿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刘宏泰  缪祖基 《电气化铁道》2011,22(2):45-47,50
阐述了研发额定20kA放电电流直流避雷器技术参数的选择、产品设计选型、选材、型式试验等,该产品已通过了各项型式试验并在深圳地铁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08.
以南昌枢纽向莆、西环线四线并行区段的接触网悬挂为例,分别从技术方案、安全要求和运营检修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多线并行区段采用特殊接触网腕臂装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9.
在铁路增建二线方案拟定中,线间距的大小对全线的投资、占地产生重大影响。而线间距的确定主要由新桥基础开挖后是否能保证既有桥台后路基的稳定来决定。因此,在保证桥台后路基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安全、合理的防护技术措施,来减少线间距,便显得尤为重要。以同煤线旧高山大桥台后路防护为例,分析既有线台后路基防护数种方法的技术经济性,旨在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0.
IntroductionTurbo codes[1] has been shown to yield re-markable coding gains close to theoretical limits,yetadmitting a relatively simple iterative decordingtechnique,which are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many researchers.Owing to the parallel concate-nation,the code rate ofturbo codes,denoted as R,is low.Puncturing is the predominant strategy toconstruct high code rate turbo codes[2 ,3 ] .Punctur-ing schemes are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ofpunc-tured turbo codes( PTC) .Since any puncturing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