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137篇
公路运输   1189篇
综合类   921篇
水路运输   354篇
铁路运输   647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通过对桥梁悬臂现浇梁的永久模板的施工研究,以及拱桥无支架施工技术的论述,提出了桥梁悬臂现浇梁的GRC永久模板的施工采用无支架施工的设想。通过对模板安装和无支架施工的改进,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从而为新材料模板工程的施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72.
史梁  王积鑫  耿鑫 《北方交通》2008,(6):138-140
采用梁格法建立多梁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实现的结构成桥后的内力和变形差异很大;支座反力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别.成桥后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反力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设计选择斜粱桥施工方法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73.
侯海量  朱锡  谷美邦 《船舶力学》2008,12(1):131-138
根据理想刚-塑性材料模型假设,同时考虑梁的剪切、弯曲及拉伸,分析了均匀矩形截面简支梁中部在中低速、大尺寸、大质量、平头弹体正冲击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梁的初始塑性变形模式及梁的塑性变形过程,并根据有效塑性应变失效准则,分析了简支梁的失效模式,得到了冲击过程中梁的临界失效挠度及吸能量,讨论了梁截面的形状及跨长对梁变形吸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4.
该文针对小箱梁预制传统工艺的缺陷,结合申嘉湖高速公路嘉兴段实际施工情况,从底座钢模板镜面加工、钢筋骨架整体成形和吊装、混凝土整体养生方法三个方面介绍管理措施的创新与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75.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粱再开裂正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计算经验公式,推导梁正截面首次开裂后再开裂过程中中性轴位置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正应力的计算新方法,其间考虑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首次开裂以及疲劳荷载重复作用对钢筋和混凝土应力增长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简便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6.
深基坑铺盖贝雷梁桥下穿城市干道施工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介绍了在下穿南京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深基坑顶部铺盖一座贝雷桁架梁桥作为通车道路的设计与实践效果,该桥结构刚度大、变形小,不仅解决了交通需要,而且桁架拼装速度快,也解决了城市深基坑工期紧及地下管线保护的问题;并阐述了在铺设桥梁后,桥下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77.
基于沉降控制原则的桩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沉降控制为原则的桩基设计是现代桩基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成果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复合桩基、疏桩基础、减沉桩和桩体复合地基等桩基设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桩基相互作用的区别和各自的原理,以明确其不同概念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78.
现行桥梁检测加固方法探讨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桥梁损伤产生的原因,对比了桥梁的不同加固方法.通过对某下行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固后的实验结果分析,以跨中实测横、竖向振幅,振动加速度以及动扰度曲线为依据,研究了在提速列车作用下加固后桥梁自身的动力特性及其动力响应.对加固前后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79.
用耐腐蚀性纤维聚合物材料FRP筋替代钢筋为遭受钢筋锈蚀问题严重的桥梁等基础设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对照钢筋和FRP筋的性能差异,在分析了已有的FRP加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性设计指标基础上,依据FRP加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限制要求,提出了适合FRP加筋混凝土梁的设计指标,为FRP加筋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疲劳荷载下碳纤维薄板加固RC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碳纤维薄板(Carbon Fiber Laminates简称CFL)加固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提出了静载下加固梁挠度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在表达方式上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计算刚度相似,同时与试验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精度。在疲劳载荷下加固梁的疲劳变形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平稳增加和失稳扩展。残余挠度也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初期和后期增长快,而中间阶段发展较慢。通过考虑试验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和瞬时变形,运用递推的方法,提出了在常幅和随机载荷下,碳纤维薄板加固梁挠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梁的挠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