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0篇
  免费   397篇
公路运输   973篇
综合类   2229篇
水路运输   746篇
铁路运输   1817篇
综合运输   6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31.
王员根 《桥梁建设》2007,(A01):26-28
介绍JQ900型下导梁架桥机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及各项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2.
基于模糊因素的铁路旅客满意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琦  杨浩 《铁道学报》2006,28(1):22-25
从铁路旅客运输自身特性及旅客满意度评价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分析铁路旅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确定评估旅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铁路旅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铁路旅客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前铁路旅客满意度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为提高和改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我国水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裴文斌  牛桂芝 《水道港口》2007,28(4):292-296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以及现实水运工程测量服务内容首次对水运工程测量进行了详细分类,该分类涵盖了水运工程测量所能提供服务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此分类对水运工程测量现阶段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其他领域中的测绘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水运工程测量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地位。根据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实际服务能力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测绘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和今后水运工程发展的实际要求,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4.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风险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特点,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其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5.
For the purpose of estimating Engel elasticity, one needs to find the best functional form among various alternatives. In this paper, a new func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double semi-log Engel function turns out to be the best functional form for the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items in Australia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ance function (D2) criterion, and the non-nested hypothesis testing procedure. This function is then used to estimate total expenditure elasticity, and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consumer demand due to changes in total expenditure and total expenditure inequalities; using the 1975–76 Household Expenditure Survey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is a necessary item in Australia on the basis of two criteria, viz., its elasticity is not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unity, and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demand increases with a decrease of the total expenditure inequality [emphasised by Iyengar (I960)].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e analyses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6.
37.
分别概述了世界与中国的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可持续开采年数、不同地区的生产量与消耗量、以及产销平衡状况,由此派生的全球不同地区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量、海运量与主要的海运航线,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分析了油轮的船型和船龄的分布,进而预测了世界上几种主要原油轮运力的供应、需求、船价与运价的发展趋势。这些分析和预测可以作为制定油轮发展的技术政策、战略、规划等宏观决策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目前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的不足,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改进的BP神经网络原理,对1980年—1998年的铁路客运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学习与训练的仿真试验。对比分析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与标准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证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准确,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9.
The present study uses meta-regressio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wide variation in elasticity estimates obtained in previous demand studies, and provide summaries of several bus demand elasticities.One important finding as to the price elasticity is that the often cited rule of thumb of −0.3 holds good if quality of service represented by vehicle-kilometres is treated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but not when it is treated as endogenous.Based on the resul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emand models should include car ownership, price of petrol, own price, income and some measure of service among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at the service variable should be treated as endogenous.In previous meta-studies in this field focus has been on own price elasticity only while this study also includes elasticities with respect to, level of service, income, price of petrol and car ownership. The short run for the US are found to be −0.59, 1.05, −0.62, 0.4 and −1.4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0.
颜色的和谐均一是汽车产品特别是乘用车外观的主要特性之一,色差则是油漆的一种缺陷。目前,国内汽车业对于色差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将介绍两大主流色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分析色差产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外观色差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