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鉴于小城镇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从规划层面对小城镇公交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首先对小城镇客运系统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确定了小城镇公交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重点就公交线路、场站、运营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相应的规划思路。最后,文章还对小城镇公交规划方案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2.
以特定时间段内农村公路的拥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公路微循环理论,分析农村公路微循环与医学微循环理论相关联系,并运用车流波动理论剖析了农村公路拥堵机理,在微循环理论基础上对农村公路拥堵进行了改善,最后通过案例进行了可行性检验,得出了一套基于微循环理论的农村公路拥堵研究的改善意见,为以后研究农村公路网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范丽霞 《交通标准化》2008,(21):180-182
通过对县乡公路现状进行介绍,从建设成本、工程操作性、施工人员等方面对县乡公路建设加以分析,可为此类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从交通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讲起,纠正了以往对交通与运输、道路与街道在概念上的误解。论述了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和交通对地价的影响,提出要注重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超前性和引导性。以上海、北京和波哥大市为例,说明了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的特征,包括出行距离和出行量、出行时耗和出行方式的关系研究。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通方式的转移,其一是公交与非公交方式的转移;其二是居民收入和出行方式的关系;其三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总体上从方式转移原理、相关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5.
刘森 《交通标准化》2010,(17):199-201
基于县乡公路改建平、纵面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几条已建和在建公路的建设情况,阐述县乡公路平纵面设计中应考虑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对县乡公路线形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从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3个准则层共计29个子指标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指标的权重,简要分析了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实现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对采用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以及日常地籍数据库变更工作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实践与探讨。  相似文献   
98.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中小微企业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军电商,挖掘新赢利点的同时实现电商升级转型,而OTO模式已成为专业镇众多中小微企业的不二选择。文中根据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OTO模式的优势及特征,对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应用OTO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对于专业镇涉足接轨电商之路,促进升级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
该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给道路建设带来新的要求与新的思考为题,总结了51年大城市发展中对城市人口、用地控制不严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绿化减少等城市病的经验与教训。重点论述了发展小城镇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出路以及对城镇道路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小城镇内部道路交通设计绿色交通、节约用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新构思,相应提出了一套包括内部道路类别与等级、路网布局、道路断面及宽度、交叉口道路系统交通组织设计的小城镇道路交通设计标准。最后对其外部公路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为落实住建部关于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治理等相关文件和指南的要求,针对山区县合流制污水管网排查工作中面临的系统复杂、底数不清的问题,通过对基础资料、现场踏勘、建设维护单位反馈、系统分析、风险预判以及管网的拟改造方案等前期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列举了污水管网排查在测量复核、缺陷检测、水质水量分析等三个阶段中,需要重点识别的排查部位,提高了管网排查的工作效率和后期实施提质增效方案措施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