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55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高速铁路砂质板岩粗粒土填料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大型单轴固结仪对砂质板岩粗粒土填料进行低应力状态(σ=50,100,200,400和800 kPa)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砂质板岩粗粒土路堤填料的蠕变性质。基于粗粒土蠕变理论,分析填料的蠕变曲线特征,确定蠕变的初始计算时间,选取常见的蠕变本构模型,利用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确定压实度为95%的砂质板岩粗粒土的蠕变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板岩粗粒土在低应力状态下表现出具有弹性变形、稳定蠕变和无黏性流动的衰减蠕变特性;H-K-K模型更准确地反映砂质板岩粗粒土填料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382.
基于京沪高速铁路阳澄湖地区原状软土的一维固结试验,探讨该地区软土非线性蠕变变形特性。研究先期固结压力、应力水平、加荷比、加载时间以及超载预压对次固结系数Ca值的影响,得到该地区软土Ca与Cc值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软土在相同的应力水平条件下,加荷比大的土样蠕变变形更小,增大加荷比可以减小次固结系数;经预压处理后,土样的次固结系数Cα与预压力p和预压时间密切相关,超载预压可以减小软土的次固结系数,进而能够有效减少工后次沉降;加载的时间间隔对次固结系数有较大影响,加载时间间隔越长,次固结系数越小,主固结和次固结的区分越不明显;次固结系数与先期固结压力无明显相关,Ca和固结压力p可用双曲线拟合;试样的次固结系数Ca与压缩指数Cc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Ca/Cc值的范围在0.018~0.035之间。  相似文献   
383.
在高性能等级(PG)温度、多应力水平和多个周期下,用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RCRT)测试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恢复反应,依此鉴别改性沥青中是否存在弹性聚合物并确定其含量。为沥青材料的性能试验提供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案。将RCRT法与传统的弹性恢复试验作比较,突出RCRT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4.
通过几个工程实例的长期观测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对锚杆预应力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包括:地层的蠕变、钢材的松弛、各种冲击作用等。并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预应力损失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5.
有限元仿真分析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技术,是未来结构设计与分析的发展方向。文章针对高赞大桥的实际情况,尝试利用个人计算机进行全桥全块体单元模型的第三层次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该桥的施工过程、二期调索以及后期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结果精度较高,可有效地指导设计工作,同时也说明了利用个人计算机进行结构高层次的仿真分析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86.
文章在介绍蠕滑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城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以及脱轨临界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车辆安全通过曲线的条件,最后提出改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7.
张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94-97,118,M0011,M0012
悬索桥牌坊门楼式索塔的主副塔连接横梁通常不作为主受力构件,但是施工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主副塔之间由于竖向力差异引起相对位移,并且随着徐变和温度长期荷载作用下连接横梁会出现开裂等问题。而这一问题在设计上往往被忽视。综合分析上下连接横梁的受力性能,并结合不同的施工方案,评价连接时机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及对桥塔横向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手段,分析不同荷载对连接横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包括横梁应力、裂缝及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对连接横梁的构造尺寸进行优化分析,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8.
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阶段徐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伟辰  王巍 《铁道学报》2008,30(1):53-59
以实际工程的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为原型,以跨中截面应力等效与施工工艺相似为原则,共设计6根1:5大尺度模型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徐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和截面应力差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基于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和自行编制的步进法有限元程序对模型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变形进行时随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和跨中截面应力差等多因素影响的、轨道梁施工阶段徐变变形设计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阶段徐变变形控制与计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89.
石板坡大桥位于重庆主城区,结构采用连续梁与连续刚构混合连续体系,主跨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之首.结合该桥设计及施工特点,在常规控制方法基础上,对桥梁收缩徐变、温度变形修正及桥梁三维线形的控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0.
高强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桥梁结构自重并提高结构刚度。有利于增大桥跨、减少桥墩、增加桥下净空、降低平时维修费用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因而在桥梁结构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