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74篇
综合类   303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Morning commuters may have to depart from home earlier to secure a parking space when parking supply in the city center is insufficient.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parking reservations can reduce highway congestion and deadweight loss of parking competition simultaneously. This study develops a novel tradable parking permit scheme to realize or implement parking reservations when commuters are either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in their values of time. It is found that an expirable parking permit scheme with an infinite number of steps, i.e., the ideal-scheme, is superior to a time-varying pricing scheme in the sense that designing a permit scheme does not require commuters’ value of time inform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 is robust to the variation of commuters’ value of time. Although it is impractical to implement the ideal-scheme with an infinite number of steps, the efficiency loss of a permit scheme with finite steps can be bounded in both case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ommuters. Moreover, considering the permit scheme may lead to an undesirable benefit distribution among commuters, we propose an equal cost-reduction distribution of parking permits where auto commuters with higher value of time will receive fewer permits.  相似文献   
122.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relating to the impact of parking policy measures on the demand for parking and for travel. Disaggregate modal choice models, disaggregate parking location models and site‐specific studies of parking behaviour are examined. With regard to modal choice models, it is concluded that few studies deal adequately with parking factors, but that there is some support for the view that parking policy measures are a relativel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odal choice. When parking location models are examined parking policy variables are shown to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choice of parking location. With regard to site‐specific studi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great variation in the parking price elasticities quoted, which reflects partly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uch studies. Suggestions to improve model specification are made.  相似文献   
123.
车辆的持续增长给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带来严峻的负外部影响:交通拥堵与尾气污染,而尾气污染正是霾形成的重要因素。日益严重的"堵"和"霾"迫使城市治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不断增长的车辆需求与稀缺的城市交通资源这一矛盾。基于经济学视角,从车辆(保有、出行)与停车位完全互补关系出发,构建停车费价格模型与"停车费——车辆成本"联动效应分析,通过停车费影响消费者保有及出行车辆的成本,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和车辆出行意愿,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车辆增长、削减其使用量,促进城市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最后从加快公车产权改革、建立动态的停车费价格调整制度、实行差异化停车费政策、优化公交系统以及适当限制车位供应等方面得出城市治理者运用停车费价格机制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4.
结合地质情况,针对榕江停车区的选址提出了3种方案,并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实施可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给出推荐意见。强调对于山区复杂地形的停车区选址宜采取灵活的思路,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25.
停车需求预测是停车设施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各种停车规划与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对停车需求的预测往往是将各类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需求量进行简单的累加,而忽略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共享性。通过分析大型多功能建筑的各种停车特性,在单一用地性质的停车生成率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时间的变化性、驾车者的可接受步行距离以及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功能建筑的共享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城市多功能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停车换乘(Park&Ride,简称P&R)作为一种交通出行模式,在许多国外城市被采用。目前,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均进行了停车换乘设施的规划和试点。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天通苑北和巴沟两个停车换乘点的停车换乘需求调查,分析比较了停车换乘需求特性,结果表明:天通苑北和巴沟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驶入停车场的高峰时段均为早上7:00...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现有规范对地下停车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规定不尽详细的问题,在国内设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现有工程取得的经验教训,从功能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停车场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原则,并对其设计内容包括车辆引导设施和行人设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为停车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潘驰  赵胜川 《交通与计算机》2012,30(3):25-28,51
针对大连市主城区进行通勤出行方式的意向偏好调查.选取7家企事业单位的200名驾车通勤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以私家车、公共汽车为选择对象的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停车收费及公交服务水平的变化对不同特性停车者的出行选择方式影响.结果表明:停车收费费率及公交服务水平对城市居民的通勤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将合理的停车收费体系与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相结合,是一种优秀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9.
根据驾车者出行目的的不同,将其停车行为划分为通勤出行停车、非通勤出行停车和居民区停车。在对大连市中心城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商业中心以及居住区进行停车行为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种停车行为的停车需求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3种出行目的的停车行为的需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0.
通过介绍大众新帕萨特配置的电子驻车系统,阐述电子驻车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