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74篇
综合类   303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41.
三类运营机制下两类停车设施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三种运营机制(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下两类型停车设施(公 共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的定价问题,将停车设施运营者和出行者的相互作用描述为 双层规划问题,其中上层为运营者的停车收费水平决策模型,下层为出行者的旅行选择 行为模型,包括对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 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垄断解导致最高的总利润、最低的社会福利和最低 的交通需求;社会最优解导致最低的总利润、最高的社会福利和最高的交通需求;而寡头 解介于垄断解和社会最优解之间.  相似文献   
5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停车管理水平,进行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本文系统的阐述了该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部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以系统整合为前提,重点研究了智能停车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系统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法.该系统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1种可靠途径,并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停车设施,做到停车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   相似文献   
543.
为提高停车位信息采集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利用CAN总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1种感知停车场车位空满状态的检测器.提出车位检测器总体技术架构与硬件组成,分析软件设计流程、车位检测优化算法、以及通信报文协议,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案.通过对100个设备节点进行组网测试,结果表明:检测器的车位状态判定准确率大于98%,车位信息报文上传时延小于1.5ms,丢包率小于1%.   相似文献   
544.
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多采用类比法制定停车配建指标,虽然可操作性强,但是较为主观。为优化停车配建指标制定方法,基于城市交通模型的规划年路网及OD,推算小区在过境OD下的剩余路网承载力;通过对多个小区进行有无小区分析法,以不同业态建筑产生的机动车交通需求不大于剩余路网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多个停车配建指标约束方程;同时以停车配建基本供应量最大化建立目标函数,进而求解出合理的停车配建指标。以中山市翠亨新区中央商务区为例,建立停车配建指标计算模型,验证了模型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表明,基于城市路网宏观模型,以路网承载力反推的停车配建指标,既适应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45.
为加强路内停车秩序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深圳市在试点片区实施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依托深圳市路内停车管理系统、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交通排放检测系统等平台,结合交通调查,构建以交通为重点,经济、环境和社会为补充的试点片区路内停车收费政策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评估体系以路内停车的利用率、周转率、违法停车规模以及道路行程车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站客流量等为核心指标,以商业点客流量、机动车碳排放量、市民使用体验等为辅助指标。对深圳市试点片区路内停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得分为2.32分,说明收费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具备向全市推广的条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46.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547.
居住区泊位对外共享能力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停车资源共享理念出发,研究居住区泊位对外共享服务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分析了实施停车泊位共享的基本条件,然后分析了居住区的泊位空闲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停车泊位共享服务能力评估模型,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参数的取值、分布规律进行了拟合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相邻两车进出泊位平均用时为62.6 s.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居住区泊位空闲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共享车辆停放时间服从Gamma分布.为保证模型实用性,给出了泊位状态参数.Gamma分布形状参数、标度参数的参考数据.算例估算结果表明:居住区停车泊位共享能够为毗邻建筑提供相当于居住区泊位55%左右的停车泊位资源.  相似文献   
548.
本文在经典的环形城市模型上,基于马尔科夫链建立解析的路边停车寻位模型.分别从系统和驾驶者两个角度,对寻位竞争队列进行描述,依据其马尔科夫特性,推导出停车寻位距离概率密度函数,发现传统的二项分布假设不能反映寻位车辆间的竞争车位行为,揭示了寻位车辆间的竞争是已有理论低估了停车难的原因之一.在数理分析基础上,提出环形城市路边停车仿真模型及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车位被连续占用也是低估停车难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路边停车行为的认识,为制定相关车辆停车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9.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停车场停车库结构、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和柱式检查坑的设计特点与处理方法.该停车库的上部结构采用新型的轻钢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相比,具有轻巧、采光好、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基础采用长366 m的柱下条形基础,具有相当大的抗弯刚度,能使基础上的各个柱子下沉比较均匀;库内12股道的检查坑采用柱式检查坑结构,系国内首创,大大方便了检修工作,又节约了混凝土量,降低了造价,现已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关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50.
Park and ride facilities on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re is now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idea of strategic park and ride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the use of rail transit and encouraging a transfer of commuters from car to public transport. This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North America, where extensive park and ride facilities have been installed on a number of light and heavy urban rail systems. 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about the most suitable types of location for facilities, but less agre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eliable method of forecasting demand and also on the required size of sites. Experience in practice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park and ride is attractive to commuters, schemes do not generally result in lasting reductions in highway congestion, due to rising car ownership and use and the phenomenon of generated traffic.Abbreviations Centro West Midlands Passenger Transport Executive - K&R Kiss and ride - LRT Light Rail Transit - PT Public Transport - RT Rapid Transit - TRRL Transport &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 U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