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241篇
综合类   200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某飞鸟式拱桥拱座开裂加固后静动载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飞鸟式拱桥拱座加固后结构性能进行静动载试验。分析了静载试验中控制位置变形、应变,吊杆轴力等控制指标,观测了拱座裂缝变化情况。并采用模态分析法比较动载试验所确定桥面前两阶振型及频率,对实测加速度及动挠度变化规律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冲击系数。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桥检测指标均能满足要求,行车性能较好。表明该桥拱座加固效果良好,使用性能比较理想,可适应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太仓市沪-浮-璜公路路基路面整层材料的大量实测弯沉的统计与分析,推算出路床顶当量回弹模量及整层材料回弹模量,从而指导设计并鉴定设计弯沉是否合理,通过对实测弯沉的分析使设计弯沉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的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描述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弯沉分布状况,研究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最大弯沉点在轮载中轴处的结论;同时揭示了面层层底不一定总受拉,受面层刚度和厚度影响,有时也有受压的规律。说明有限元实体仿真分析在路面结构分析中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4.
润扬大桥悬索桥全站仪法挠度变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评价桥梁结构体系的实际使用性能,大型桥梁竣工验收时必须进行静载试验。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静载试验工程项目,研究了利用全站仪进行桥梁挠度变形观测的方法。论文介绍了全站仪法测量桥梁挠度的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对全站仪法观测桥梁挠度变形值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到润扬大桥实地踏勘,制订了全站仪法挠度变形观测的具体方案。通过对全站仪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证明了全站仪法大型桥梁挠度变形测量结果可靠,观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主跨13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州市金沙洲大桥主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 ,介绍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等 ,并根据现场测试的结果来验证本文所使用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裂缝宽度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了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三次方程,从而可以得到相应截面的开裂截面惯性矩及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而后利用中国公路桥梁规范关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方法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方法来计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裂缝宽度。通过与取自4个不同参考文献的58个实测挠度、3个不同参考文献的93个实测裂缝宽度值与计算挠度、计算裂缝宽度值的  相似文献   
17.
王广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4-26,38,M0006
合理的横断面形式、平纵线形指标、路基路面设计是城市道路改建中的关键。结合苏州老城区道路改建项目,针对现状建设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推荐采用三块板断面布置形式。通过拆除原侧分带、压缩非机动车道形式,使现状双向四车道实现双向六车道,同时新建侧分带保留了四排绿化,充分考虑了老城区道路绿化景观需求。拓宽新建段一般路基设计采用20 cm C20混凝土处理,路面设计根据现状弯沉值推荐了两种方案,为城市道路改建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A grey prediction fuzzy controller (GPFC) was proposed to control an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nd evaluate its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GPFC employed the grey prediction algorithm to predict the position output error of the sprung mass and the error change as input variables of the traditional fuzzy controller (TFC) in controlling the suspension system to suppress the vib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amplitudes of the sprung mass for improving the ride comfort of the TFC used; however, the TFC or GPFC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suspension system, resulting in a large tire deflection so that the road-holding ability in the vehicle becomes worse than with the original passive control strategy.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this work developed an enhancing grey prediction fuzzy controller (EGPFC) that not only had the original GPFC property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tire dynamic effect into the controller design, also using the grey prediction algorithm to predict the next tire deflection error and the error change as input variables of another TFC, to control the suspension system for enhancing the road-holding capability of the vehicle. The EGPFC has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s in suppressing the vib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amplitudes of the sprung mass to improve the ride quality and in reducing the tire deflection to enhance the road-holding ability of the vehicle, than both TFC and GPFC, as confirm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靳明  蒋雨波 《公路工程》2020,(1):190-194
随着桥梁的发展,桥梁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桥梁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桥梁的变形产生,而挠度为桥梁变形的指标,故研究梁的挠度识别很重要。首先,通过分析和介绍位移模态理论与应变模态理论的异同点,以及应变模态理论得到梁的应变模态的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关函数在梁动挠度识别中的应用。然后,通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按照1∶10的比例建立桥梁实验模型,桥梁模型全长10m,截面积为2.52cm^2,高50mm,将其分成20段,每0.5m为一个单元,计算其挠度。最后,进行实际桥梁验证,将实际桥梁的测量值与桥梁模型的挠度计算值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得到,对梁施加脉冲荷载研究其动挠度的识别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吻合度,并且得到测量点的布置对吻合度的影响。对梁施加动荷载,即EL CENTRO地震波,通过对比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动挠度的识别值和精确值之间的吻合度,得到互关函数法在动挠度中的应用,对同类型的研究具体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