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7篇
  免费   1204篇
公路运输   7890篇
综合类   6228篇
水路运输   4982篇
铁路运输   3821篇
综合运输   72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688篇
  2013年   1355篇
  2012年   2103篇
  2011年   2225篇
  2010年   1583篇
  2009年   1508篇
  2008年   1496篇
  2007年   1985篇
  2006年   1805篇
  2005年   1087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A database of full-scale three-dimensional sail shapes is presented with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for the upwind condition of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System (IMS) type sail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data are used for the input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sail performance. The sail shapes and performance were measured using sail dynamometer boat Fujin. This is a boat of 10.3-m length overall in which load cells and CCD cameras were installed to simultaneously measure the sail forces and shap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ailing conditions of the boat, e.g., boat speed, heel angle, wind speed, and wind angle, were measured. The sail configurations tested were: mainsail with 130% jib, mainsail with 75% jib, and mainsail alone. Sail shapes were measured at several vertical positions for the shape parameters defined by: chord length, maximum draft, maximum draft position, entry angle at the luff, and exit angle at the leech, all of which finally yield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sail geometry. The tabulated shape data, along with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n addition, numerical flow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measured sail shapes and the sailing condi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cap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s through detailed comparison with the measurements. Two numerical methods were used: a vortex lattice method (VLM) and a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bas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The sail shape databas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provides a good benchmark for the sai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upwind condition of IMS type sails.  相似文献   
992.
阐述高等级公路综合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介绍了对沿线水系分布及排水系统构造物设置进行的整体分析、整体规划及整体设计 ,同时对路面排水、互通立交处排水等其他排水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使之满足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船舶推进轴系设计的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推进轴系设计进行综合评估。重点介绍推进轴系综合评估的结构模型的建立,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简单介绍主要指标因素隶属度函数的研究。对某船两套推进轴系设计方案进行了具体的计算评估。结果表明,本方法可较好地评估船舶推进轴系设计。  相似文献   
994.
盖梁是桥梁结构中重要的受力部件,起着连接上下部结构的重要作用.盖梁设计需要通过上下部受力计算拟定盖梁尺寸并建立计算模型,进行内部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在许多交通事故中,如果有安全座椅的保护,儿童可以避免死亡或受伤。家长们现在也意识到了安全座椅的重要性,但目前儿童安全座椅实际使用率却很低,这与儿童座椅本身的人性化设计有关。为了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舒适性和趣味性,文章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对儿童座椅造型、材料、功能方面的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造型与材料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座椅怀抱式感觉,增加趣味组件实现座椅趣味化,使用网络技术+智慧硬件实现座椅感知功能、交互功能等人性化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主跨268 m的佛山市南庄大桥,介绍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案,研究得到该桥合理的成桥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静力分析结果,并对结构的整体稳定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从甘肃省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铁路、公路、民航、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发展情况入手,针对甘肃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当前综合运输体系内管理体制、综合设施、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的衔接水平和协调能力,着力寻求影响和制约甘肃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制约瓶颈,并根据当前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提出了加快推进甘肃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铁路隧道结构构造和常见震害形式的层次模型,通过采用1-9标度法、9/9-9/1分数标度法、10/10-18/2分数标度法、20/2~28/2指数标度法、90/8~98/8指数标度法等5种方法分别构建判断矩阵,借助Matlab软件求最大特征值λmax后,运用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得出计算一致性比例CR指标值,对5种常用权重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在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时,采用9/9~9/1分数标度法计算权重值较为快速、准确、合理、便捷,可作为铁路隧道灾害定量损失评估权重值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地下轨道交通的消防特点,结合成都地铁工程设计实例,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及操作方式进行深入介绍,并着重论述气体消防系统在地铁设计中的应用:从环保、安全、经济、灭火效率及对被保护对象影响等方面对七氟丙烷与IG541混合气体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两种气体环保指标ODP、GWP、ALT值和对人员安全性指标LOAEL、NOAEL、LC50值,得出IG541混合气体适合于地铁地下车站的气体灭火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特大跨桥梁的塔柱以及超高桥梁的墩柱通常采用薄壁截面形式,以克服自重过大的问题。当薄壁墩柱遭遇强地震作用时,通过墩柱产生塑性铰来耗散地震能量,保护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但薄壁墩柱存在耗能能力有限、修复困难的缺陷,为便于概念设计,通过对该结构体系进行力学简化,使用连续连杆法对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力法方程并对其理论求解方法进行推导;根据位移等效原则,求解出顶部受集中力的悬臂墩等效惯性矩,便于计算顶部位移;提出了比例参数的概念,用于结构构件进行参数优化,可方便、有效地实现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为验证连续连杆法、等效惯性矩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解与试验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提出的新型自耗能高墩兼具较大的耗能能力和可恢复性的优势;采用连续连杆法分析新型自耗能高墩结构体系的内力和位移是可行的。所得结果对新型自耗能高墩结构体系的设计具有指导性,利用等效惯性矩求解结构的顶点位移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