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32.
韩中建 《机电设备》2020,37(1):53-56
随着船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船舶供水系统对控制系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于P L C变频供水控制系统而言,嵌入式变频供水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廉、功耗低、体积小和扩展灵活等特点。文章设计了一套嵌入式船用变频器供水控制系统,具有液晶屏手动和变频控制、本地控制、恒压设定、运行数据监测等功能。该系统经实验室安装测试后基本达到预期功能,为后续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嵌入式平台ARM-uClinux的构建与应用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ARM处理器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的特点.将uC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ARM7上,构建了ARM—uClinux嵌入式平台.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一种车载GPS接收机的软硬件设计.GP2015作为接收机的射频前端,内嵌ARM7核的GP4020作为接收机的数字基带处理器.此接收机消除以往处理器数据处理的瓶颈效应,解决了体积小,功耗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由于Linux的开放性和USB总线的通用性,USB设备在Linux操作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现USBSMARTBOARD开发板的驱动程序为例,叙述基于Linux源代码提供的骨架程序,快速实现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35.
从移动智能抓拍系统的工作原理,各组成模块及其功能等方面介绍了一种以DSP和FPGA为基础,以DSP/BIOS为核心的嵌入式移动智能抓拍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其电源子系统;最后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目前已在南京市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钢绞线是预应力结构和桥梁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光栅与钢绞线耦合成的自感知钢绞线为其受力状态的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为研究光纤光栅在高应变低周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能否有效跟踪钢绞线的受力状态,将中心丝持荷值、循环周期数、应力幅作为变化参数,对内嵌式自感知钢绞线进行了低周期循环拉伸试验,分析不同情况下应变与波长的关系以及监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嵌式自感知钢绞线在低周期循环荷载作用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监测性能,可跟踪监测钢绞线屈服力直至接近极限力,可监测钢绞线全生命周期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索一种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列车组的轨道检测方法,基于ARM微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搭载式轨道检测系统。分析了搭载式轨道检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数据处理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过程,并对系统的核心部件嵌入式微处理板卡进行了重点探讨,该板卡可实现小型化、低功率、多样化数据集成。对该系统进行了动态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说明该系统在准确性、重复性、一致性等方面都满足标准要求。搭载式轨道检测系统可安装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列车上进行实时检测,大大提高了轨道检测的效率和实时性,可有效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工作,且该系统不必占用专门检测车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在不同的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的确定原则以及计算方法不尽相同.针对软土地区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的控制因素(抗隆起安全系数),进行各种方法的详细对比计算;结合实测资料分析,提出经济、安全、合理的建议公式,以期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39.
根据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现有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系统架构,应用智能预警技术,建立新型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实现设备故障早期预警。讨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构成、多级报警方案等问题,并将基于智能多级预警的设备监控系统与现有的监控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0.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系统是一种优良的高速、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是实现光纤到户(FTTP)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介绍BPON系统的网络分层结构基础上,分析了光网络终端(ONT)设备实现的主要功能,讨论了实现方案.利用嵌入式思想开发ONT系统,并研究了软件设计的主要方法.将软件划分为5个模块,设计出每一模块的流程,并讨论了其中的消息处理核心功能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