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0篇
  免费   426篇
公路运输   1631篇
综合类   2622篇
水路运输   2221篇
铁路运输   1501篇
综合运输   3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特点,阐明全自动运行是今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强调全自动运行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安全的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示范工程——北京地铁燕房线的研究建设情况,分析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以及与传统CBTC系统的区别。着重提出,必须通过制定与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运营规则,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设备自动联动控制,才可以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显著节约人力和各项成本,从而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最后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后续线路规划全自动运行系统时的多项建议:分步骤推进FAO线路的应用,首条线路可选择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待运营单位和乘客适应FAO后再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多专业联动控制,并设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FAO系统优势,真正为线路运营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2.
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的、模块化的、可扩展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成和互联了多个子系统。以天津地铁2、3号线综合监控为例,介绍综合监控系统结构、集成、互联和特点。综合监控系统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快速响应能力,实现高性价比,减少重复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并且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了信息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0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CAN总线主要技术特性,简述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给出CAN总线接口电路、SJA1000初始化程序、接收及发送数据的程序框图,满足CAN通信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04.
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多采用集中式控制结构,为适应铁路大提速,以及信号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分散化发展要求,讨论一种新型的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了地理上和功能上的分散控制,有助于分散危险,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在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着重对其通信机制与协作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在已有的制动盘瞬态温度场模拟中,摩擦表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计算没有考虑摩擦热流在摩擦面上分布的差异,提出用摩擦功率法及摩擦副周向接触长度确定制动盘摩擦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方法。根据温度场分析时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建立制动初速200 km.h-1条件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高温区域集中在制动盘摩擦半径至外径区域,温度最高可达289.9℃;摩擦热流对盘体内径附近区域的影响较小;能反映出制动盘和闸片周向接触长度径向分布对制动盘表面温度场分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车轮是机车车辆最主要的承载部件之一,车轮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机车车辆在线踏面擦伤检测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基于FPGA设计核心控制模块,车轮踏面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不但能实现对前端10通道车轮踏面振荡信息以10KHz速率进行数据采集和转换控制,而且能完成与后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间的通信。同时采用FPGA自顶向下模块化的具体实现方案,使系统功能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列车宽带接入原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的移动接入技术需要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根据公共移动通信网和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的发展现状,目前有多种列车移动接入技术。通过方案比较,本文原型系统采用了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当前,无线Mesh网络可遵循的标准有IEEE802.11s草案,该草案对无线Mesh网络的功能、接口及网络协议栈进行了全面的定义。本文根据IEEE802.11s草案,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定义了Mesh协议栈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针对列车的车地宽带接入带状应用场景的无线Mesh网络原型系统,并就搭建的实际网络场景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原型系统基本达到了列车车地宽带接入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遂渝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现场动车试验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是我国首条成区段铺设的无砟轨道铁路,在综合试验段上试用桩网结构解决土质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难题.为考察桩网结构路基在不同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尤其是对网垫层的动力作用大小,结合工程实践,对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进行现场动车组和货物列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列车荷载对路基基床的动力作用,测得的动应力与加速度值均远小于有砟轨道结构测得的值;列车轴重对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应力影响明显,对加速度响应也有一定影响;无论是动车组还是货物列车,其运行速度对路堤部分的动响应影响均有限;动应力与加速度经3 m高的路堤后衰减,对桩网结构路基下部的网垫层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以A型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SYSNOISE软件计算了车内声场的声学模态。结果表明,车内声场的各阶模态形状基本上呈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对称分布,车内声场共鸣频率和模态形状主要由其几何形状决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我国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司机室和车厢环境中电磁场强以及空气质量品质状况。方法现场测试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卫生学状况,并与既有线空调客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速动车组与既有线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空气内物理与化学卫生学指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既有旅客空调客车比较,动车组运行时车厢及司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品质优于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