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篇
  免费   84篇
公路运输   678篇
综合类   469篇
水路运输   355篇
铁路运输   390篇
综合运输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91.
利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某火箭弹与定向管的弹管碰撞问题,得到了定向钮和前中后3个定心部与定向管的碰撞力;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出碰撞力的频谱,并与某火箭弹发射装置的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火箭炮系统设计合理;对火箭弹发射系统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得出了前后2组弹发射的最小时间间隔和初始扰动参数.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由于涡轮飞散造成的发动机试验室安全问题,利用Ansysworkbech Autodyn软件进行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计算安全罩包容性。首先根据涡轮典型飞散形式进行输入分析,简化仿真模型,降低计算时间;然后根据现有安全罩厚度利用仿真软件计算分析其包容性,并计算得出安全罩被击穿时的临界厚度;最后通过安全性评价,确认现有安全罩设计厚度可完全满足发动机试验室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93.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透水性沥青稳定基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或改造工程中,铣刨出的基层和面层废料若不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本文将中面层铣刨料和基层铣刨料热再生后应用于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首先,测定了回收沥青和集料的技术性能;其次,对再生混合料进行了组成设计;最后,重点评价了设计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嵌挤程度和混合料的抗水损坏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掺加基层和面层铣刨料的热再生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满足高速公路柔性基层的技术要求。该成果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大修和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赵月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1):51-53,58
为了探讨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机理,在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了交通动力学模型,并引人累计到达目的地的车辆数目和网络瘫痪时刻2个参数来刻画交通网络拥堵相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车辆生成率、道路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拥堵相变临界值的影响,运用车辆到达数目对时间的导数将网络划分为自由流、亚拥堵和瘫痪3种状态,并给出了对应的区间值。研究表明,对于随机出行网络和无标度出行网络来说,都存在自由相到拥堵相的相变,相变点的值可以用来衡量网络能力,且车辆生成率、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单缸柴油机新型平衡机构的基本原理,指出剩余惯性力比的大小与连杆比和偏心率有关,并提出了用非匀速平衡机构减小激励力的方法。以S1115柴油机为载体,找出理论最优偏心率,在尽量保持结构继承性的原则上对其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机构及其机构运动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用齿侧间隙消除机构减小冲击载荷和冲击噪声的原理,通过对不同的机构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发现改进后的平衡机构能降低噪声且有较好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996.
汽车动态舒适性的CAE分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新型轿车的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建立了相应的数字化路面,分别进行了脉冲路面输入和随机路面输入下汽车动态舒适性虚拟试验,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汽车动态舒适性仿真分析精度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方法以轿车为例分析了动力总成悬置隔振元件刚度对轿车怠速工况动态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汽车动态舒适性的优化分析。总结并探讨了系统的基于CAE分析技术的汽车动态舒适性仿真分析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该文指出柔性桥墩柱是桥梁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墩柱形式之一,为了研究不同长细比柔性墩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3根圆截面柔性墩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强度衰减和骨架曲线。试验结果标明:长细比越大,试件的承载能力越差,滞回曲线越丰满,耗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98.
群桩承载性状的数值计算,是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为研究桩-土相互作用,采用一种既简单又符合土体成层、非均质实际情况的有限层计算模型。该文论述的计算模型不仅能满足工程实际的弹性计算要求,还研究了桩周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同时,还综合应用弹性理论法和荷载传递法的优点模拟桩的承载性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其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有限层方法计算超长群桩基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民众生活素质不断提高,电力建设为满足都市化及现代化的需求,超高压电缆隧道地下化为当前建设趋势。本文以台湾电力公司高港—五甲—高雄345 kV地下电缆线路凤林路段潜盾隧道统包工程为例,针对高地下水位、砂质土壤及砾石地层之工址地质特性,分别就潜盾发进施工安全考量、大口径潜盾隧道急曲线施工等经验进行说明,并介绍首度采用可挠伸缩接头衔接电缆隧道与分歧井案例,可有效降低接头处之应力并解决不同结构间之差异沉陷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高速铁路道岔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基于道岔轮轨多点接触关系,建立了高速道岔动力分析理论,并设计出适合我国高速道岔的相离式半切尖轨平面线型、心轨水平藏尖结构、尖轨短过渡顶面轮廓和弹性均匀的岔区轨道刚度.为解决无缝道岔转换卡阻问题,在考虑长大轨件纵横向协调变形的基础上,研发了适应大伸缩量的转换锁闭机构、既可有效传递纵向力又可保持道岔平顺性的尖轨及心轨跟端结构和适用于有砟和无砟轨道基础的扣件系统.为控制长大轨件转换不足位移,确保道岔的高平顺性和锁闭可靠性,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长大轨件及双肢弹性可弯心轨结构的转换设计,研制出新型辊轮滑床台,并优化了转换牵引点布置及其动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