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196篇
综合类   109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136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瞬变电磁法对隧道含水不良地质体的探测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陆波  李天斌  段铮  赵晋乾  薛伟 《公路》2011,(5):214-218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对水体较为敏感的预报方法,为探索瞬变电磁法对探测隧道含水不良地质体的探测规律,通过现场大量瞬变电磁法探测实例,总结其对涌水通道、含水溶洞、含水裂隙的反应规律,以及后方低阻体对探测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当探测前方存在含水通道时,视电阻率等值线会在其含水通道所在区域明显降低,且呈条带状分布,条带宽度与管道分...  相似文献   
72.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11,(9):17-23
针对川藏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公路沿线灾害体、暴雨、年均降雨量、路基位置、岩性条件、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温度、植被覆盖率、地质构造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据此提出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73.
京承高速公路是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公路的建设打破了山体的一些自然形成的平衡。文章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指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应当注意的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4.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面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上海市漕宝路(嘉闵高架~外环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防裂贴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路用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向地下发送脉冲形式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目标体,如空洞、路面结构层分接口等时,电磁波便发生反射,返回到地面时由天线接收。在对接收到的雷达波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接收到的雷达波形、强度和双程走时等参数可推断地下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采用地质雷达对路面脱空缺陷雷达检测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了路面脱空缺陷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76.
孔保林 《交通标准化》2012,(11):112-113
超前地质预报是根据地表和已开挖隧道的地质调查和各种探测方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长度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具体情况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并及时反馈预报结果,以便修改支护参数或开挖方式,确保施工和营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77.
针对某高速公路大桥墩基础的沉降,现场进行桥梁结构的外观质量检查、无损检测、线形测量及地质勘察等工作。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基础地质条件差是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桥梁养护、维修及加固建议。本研究可为现有桥梁的维修和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在大型自然灾害中,提高生命线运输网络的可靠性对应急救援、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生命线运输网络的可靠性,采用拓扑学的局部分散度、聚散度、节点孤立指数、路网可靠性因子等参数建立运输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并通过成都到汶川生命线运输路网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上三高速公路K224+720 ~ K225+020左山体自2008年以来,每逢大雨,该山体第二级坡面的长约20m范围内有局部泥沙从泄水孔带出,在对护面墙及碎落台的跟踪检查中,由于局限于目前管理单位的检测设备,未发现空洞、变形.为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此次采用地质雷达对该山体的护面墙进行检测,可快速了解护面墙的厚度、密实度等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80.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卓  马超 《隧道建设》2016,36(11):1337-1342
为了准确预测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等级,以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事故的风险,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统计研究及综合分析岩溶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不良地质、地层岩性、地下水位、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和围岩裂隙6个主要因素作为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影响因素的权重有较大差异,为避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进行评估。在对突涌水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超前地质预报,优化隧道施工开挖支护方案。在工程应用中,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某隧道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较一致,并结合超前预报提出合理的支护方案,避免了隧道突涌水事故的发生,以期为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