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293篇
综合类   660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0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以国道210线树林召-东胜段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地质调查,从地形地貌、区域构造、地层特点及路基填料适应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宏观地质评价。本研究对附近地质背景相近的公路建设项目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发挥着承重、抗震、抗击水平荷载、辅助梁体正常工作等的重要作用,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普通橡胶支座良好的耐久性、安装简易性、与稳定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使之成为桥梁支座的首选构件.普通板式支座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简支、连续、刚构)用得较多,支座病害也较多.由于人们对此病害的认识的深度不足,导致了很多梁式桥支座在投入运营前就处于带病状态,桥梁过早进入维修周期.现通过多年对梁式桥出现的支座病害情况的调研,总结分析了支座病害的成因、病害对桥梁整体寿命的影响;对工程常用的、数量较多的普通板式支座五种病害类型的危害特点进行论述;提出了有针对性防治措施;同时针对现浇梁式桥危害最大的支座剪裂病害提出两种解决方法,通过在兴延高速公路六环路立交的成功应用,为解决支座剪裂病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3.
用扶正升白胶囊治疗虚劳证30例,总有效率为83.3%。同时观察了该方对小鼠体质及大鼠血清睾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该方能增强小鼠体质,提高动物耐疲劳、耐低温能力,显著提高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故认为该方治疗虚劳证的疗效机理可能与增强体质、提高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的实施,着重介绍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手段、工作原理、实施步骤与判别方法、主要预测预报成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75.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用钻机结构性能几十年未变,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钻掘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市场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钻机生产现状的分析,探讨铁路钻探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埠阳庄大桥实际地质状况复杂,重点介绍该桥桩基施工中的相关准备工作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措施,为同类地质条件下梁桩基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7.
应用PKD1两侧探针(3HVR和24-1),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通过RFLP连锁分析,对7个成人型多囊肾病家系共41个成员进行了基因单体型分析。16个APKD患者的RFLP单体型被证明与PKD1基因相连锁,发现2个重组体,并检测出6个症状前个体。结果证明,APKD家系成员的PKD1基因与3HVR之间存在着紧密连锁关系,进一步肯定了3’MVR探针同样可用于我国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的症状前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78.
浙江苍岭隧道左线凝灰岩突水现象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发生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在凝灰岩中的突水事故的成因、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治。研究方法:根据发生突水事故的浙江苍岭隧道的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分析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突水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发现其规律和防治预测的特点。研究结果: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受到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特点的强烈控制,虽然凝灰岩本身不溶于水,但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构造,为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TSP-203^+地质超前预报预报系统,建立了苍岭隧道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报识别标志,提出了“先疏导排水、后注浆封闭”的突水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隧道出现的土水灾害,首先要进行其工程地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防治是有效防治隧道灾害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9.
张明华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3):43-47,85
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从图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影像纹理、微地貌、景观等诸多方面,对岩石、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进行识别与划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结合ENVI和ARC/INFO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制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快速、准确地对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0.
城市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对淮安市区内八个重要路段的沥青路面进行了病害调查并按病害类型将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病害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沥青路面各类病害的防治措施,对城市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