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过江交通问题是沿江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过江通道的建设是沿江城市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福州市过江交通成为阻碍福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门槛。通过选择双约束重力预测模型预测福州市闽江未来年过江交通量,并分析其原因及对策,为福州市未来过江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在考虑水-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粘弹塑性模型、弹性梁单元及带转动自由度的接触面单元分别模拟饱和软粘土、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土-结构间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建立了饱和软土地区防汛墙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计算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利用建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对上海地区典型的重力式防汛墙结构的抗震稳定性借助数值模拟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重力式防汛墙在地震作用下位移较大,并有整体失稳的危险。  相似文献   
43.
对高桩码头重力式挡土墙接岸结构的岸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针对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岸坡坡肩宽度、岸坡坡比等因素对岸坡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理增加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并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小岸坡坡肩宽度、增大岸坡坡比,可以有效减小后方承台的宽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吴丹 《港工技术》2013,(3):34-36
近年来,随着港口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创新和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水运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结合锦州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治理情况,从减少码头沉箱位移、不均匀沉降、胸墙和面层的裂缝,以及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方面,介绍码头施工中质量通病治理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45.
环岛交通量不易观测,尤其是多进口道大型环岛获取各流向交通量存在困难.为此引入双约束重力模型,考虑环岛掉头交通量,根据少量调查数据求解环岛各流向交通量,为获取环岛交通量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结果验证合理可行,对于环岛交通量调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考虑重力对吹除过程的影响,改进现有压载水舱高压气体吹除数理模型,并对原始数理模型与改进数理模型进行差异对比。通过高压气体吹除系统的模型试验,验证改进数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使用改进的数理模型对影响吹除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吹除系统中,当流水孔面积达到一定值时,可能出现流水孔面积增大,但流水孔的水的质量流量几乎不变的情况;当等效喷管喉部直径足够大时,高压吹除的速率与等效喷管喉部直径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47.
目前利用水下地理信息对惯导误差进行校正多以各类匹配算法为核心,对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二维高斯样条函数的水下重力被动定位新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利用二维高斯样条函数逼近的连续局部重力场模型,随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将实测重力表示为连续的解析形式,最后以实测重力作为包含目标位置信息的量测值,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位置进行最优估计.这种方法无需使用常用的匹配算法,因而也就摆脱了匹配算法的诸多限制.以分辨率为2'×2'的某区域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仿真,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经高斯样条函数逼近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平均误差小于0.19mGal,水下平均经、纬定位误差分别小于0.59和0.74海里.  相似文献   
48.
陈仁春 《城市交通》2009,7(2):74-80
双约束重力模型对多中心、长距离组团之间的出行分布描述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多条件的约束模型。从最大熵模型理论入手,在产生量与吸引量双约束基础上,新增第3类约束条件。利用总体阻抗约束最大熵模型推导出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增加了缩放系数,并利用重力式先验概率的最大熵模型对其进行论证。同时,提出了模型参数标定与检验方法。以福州市交通分布模型为例,对长距离出行约束和跨江出行约束进行分析,并分别应用双约束和三维约束重力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说明了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9.
针对山区河流枯水卵石急滩的泥沙输移特点,通过对斜坡上卵砾石的实验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发现卵砾石边坡坡脚处的泥沙首先起动。根据卵砾石边坡坡脚泥沙的受力状态,采用滚动模式进行理论推导,考虑了底部流速、阻力系数、卵砾石水下重力及其附加重力的影响,推导出了卵砾石边坡坡脚泥沙的起动流速公式,该公式与边坡坡度有关。通过水槽试验,拟合出卵砾石边坡坡脚泥沙的起动公式,并与沙莫夫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0.
徐国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203-205,M0022
针对市政给水等工程中出现的高填方区域,部分挡墙的设计高度超过12 m,甚至达到20~30 m,其自身的稳定、安全在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鉴于实际工程建设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结合山东省某山地净水厂工程实例,围绕生态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应用,以传统重力式挡墙为对照,从结构特点、稳定性、经济性、生态性及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总结了生态加筋土挡墙在高填方给水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