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310篇
综合类   306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127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提高结构损伤识别的精度,充分发挥小波识别在特征提取、信号奇异性检测、信号降噪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出采用移动质量多次检测法的结构损伤小波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移动质量块在不同位置对桥梁进行多次测量,利用各次测量的频率值的变量来确定桥梁结构的其他模态参数,从而确定桥梁的局部单一和多处损伤情况。采用数值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对简支梁的单一和多处损伤识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2.
针对传统的风险辨识中过渡依赖于专家主观判断的问题,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辨识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迭代算法,确定子项目在风险分析中的重要程度,将专家主观判断与客观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辨识模型进行风险辨识.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3.
江阿兰  王伟哲 《公路》2006,(4):104-108
以内蒙古赤峰市银河大桥为例进行研究,该桥于2000年竣工,2001年8月该桥正式投入运行,2001年12月13日早晨,一空载货车撞上ZN-54W吊杆(主拱桥由西向东第8号吊杆),造成吊杆下部保护套严重损伤,为大桥安全考虑,赤峰市松山区政府提出对该桥进行测试。本文采用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及损伤识别理论对该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结构损伤识别数值仿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由于中承式拱桥的主要受力构件是拱肋及吊杆,所以本文分别分析了拱肋L/2截面、L/4截面及被撞的8号吊杆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动力特性,得出结构整体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及应变模态实现了对拱肋的损伤识别;通过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及曲率模态实现了对吊杆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954.
利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资源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系统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故/故障、安全问题等各类危险的特征和规律,探索各类危险源与安全事件的关联关系,分析判别安全事故/故障的趋势,为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955.
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工程建设条件差,高速铁路线型标准高,适应地形及绕避不良地质的灵活性差。对于长达数百至上千公里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带状工程,众多的地质灾害绕无可绕、避无可避时,只能避大就小,海量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可控的线路和工程方案。高效识别“长线路、宽廊道”范围地质灾害,量化百年服役期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科学确定“宏观走向”“空间线位”“工程设置”等多层次风险调控举措,实现以“减灾”为核心的方案群多目标智能优化,是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成功修建与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简介了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设计成套技术,该技术以“一套减灾选线理论与方法”+“三大减灾选线支撑技术”为核心,成功突破了复杂艰险山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瓶颈,支撑了6300 km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指导了1.3万km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并被其他陆地交通项目借鉴利用,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6.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地铁结构渗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铁渗漏进行治理及防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从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策略 3 方面,对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首先,从风险识别入手,对引起渗漏病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在风险识别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将地铁渗漏病害按照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区间和车站结构进行分类分级,给出渗漏等级 A、B、C 和 D,并提出应急及常规治漏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渗漏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应急处置和一般渗漏治理。研究内容以期为类似地铁结构病害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7.
续驶里程及蓄电池供电技术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作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的有效方案,为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提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针对再生制动关键技术,分别阐述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和再生制动能量管理研究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再生制动策略问题,分别从制动意图识别、制动力分配以及轮缸压力控制三方面总结了再生制动相关控制策略;针对能量管理问题,分别从制动能量回收潜力与能量回收效果评估两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通过能量流机理计算车辆节能潜力的方法,并对未来再生制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8.
针对船舶设备信息识别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识别船舶设备种类信息。根据船舶设备特点进行图像预处理和图像样本标记,建立卷积神经网络。经训练得到可用于船舶设备信息识别的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估,调整网络结构和训练参数,得到准确率达到期望值的船舶设备信息识别模型。经预测和优化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设备信息智能化识别模型,可实现船舶设备仓储管理智能化,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59.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大力发展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对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来说,判断这些产生的监测数据是否正常是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同时,监测数据的异常与否也是判断传感器、采集设备、传输设备等是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性依据。对于一段数据进行识别,判断数据是属于什么样的异常,是一个多分类的问题。采用基于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算法,对时序数据进行分类,能够快速地判断数据是否异常和异常的类型。  相似文献   
960.
阐述将拉索频率识别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提出振动频率法原理和相应计算公式。通过试验案例,指出利用IBIS-FS系统进行多阶频率识别,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拉索索力测量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拉索边界条件、设置抗弯强度、频谱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以及减振器装置、拉索垂度等。未来随科学技术发展,拉索频率识别技术应用,其精确能够准确识别桥梁道路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