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篇
  免费   209篇
公路运输   632篇
综合类   1660篇
水路运输   792篇
铁路运输   824篇
综合运输   2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2.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cidents on surface streets. The proposed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incidents promptly as well as characterizing incidents in terms of time-varying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in blocked lanes, lanes blocked due to incidents, and incident dur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roposed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consists of three sequential procedures: (1) Symptom Ident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cident symptoms, (2)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incident-related lan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3)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incident recognition. Lane traffic counts and occupancy are the only two major types of input data, which can be readily collected from point detectors. The primary technique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1) a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 with boundary constraints to predict real-time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and (2) a pattern-recognition-based algorithm employing modified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 (MSPRT) to detect incidents. Off-line tests based on simulated as well as video-based real data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test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real-time incident detection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73.
王晓东 《铁道车辆》2011,49(3):7-10,47
对北京地铁新线100 km/h车辆热容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4种基础制动装置的配置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4.
通过对移动电站维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深入分析,指出了问题的成因、导致的后果,并逐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避免问题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5.
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慎  姜晔  邹勇军 《水运工程》2008,(2):96-100
为了有效地指导我国水网地区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规划建设,提升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和水运行业形象,增强航道服务性功能,从内河航道服务区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入手,从航道服务性功能角度出发,对内河航道服务区进行系统定义与分类;结合船民服务需求意向调查,对各类服务区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的指导性原则、要求、步骤,提出分类布局、整体优化的航道服务区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76.
文中以同时具有缺席型和遗漏型未知属性值的不完备目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特征关系,研究可变精度粗糙集的模型及其性质.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与原始的粗糙集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集合多数包含的基础上的,因而该模型是基于特征关系的经典粗糙集模型的推广形式,而基于特征关系的经典粗糙集模型则是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文中对新模型的主要性质作了阐述和证明,结果表明:在不完备目标信息系统中,新模型与原始的粗糙集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近似精度,可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  相似文献   
177.
To reduce th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induced by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in cor-relat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downlink, the linear transmit/receive filters should be optimized to be robust to imperfect CSI. A sub-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inimizing sum MSE conditional on available imperfect CSI estimates subject to a per-user power constraint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adapts the existing MMSE algorithm from uncorrelated single-user MIMO system with perfect CSI to correlated MIMO downlink with imperfect CSI.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suboptimal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performance loss induced by imperfect CSI and has a good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spatial correl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lso simulated.  相似文献   
178.
文章从车辆乘客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功能和特点等方面对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乘客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表明该系统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79.
从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进行数据库备份的必要性。介绍舰船电子信息系统所采用的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技术,给出备份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为未来数据库备份在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0.
产品结构树在CAPP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CAPP系统信息管理的分析,论述了在实用化CAPP系统中建立产品结构树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线性产品结构树的数学模型以基于该数学模型在VC++6.0下实现产品树的方法-采用一个可变长度的一维数组描述产品树节点,标识各节点在产品结构树中的层次关系。用该方法表示产品结构树,产品结构逻辑关系清晰,数据冗余小,简化了建立产品树的过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