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发现原体型存在不利水流现象。通过将扩散段底板坡度6%调整为2%,得到优化体型,以期望满足水力学要求。优化体型计算结果表明,减小扩散段底板坡度对进/出水口的水流流态、拦污栅断面的流速分布和不均匀系数、进出水口的水头损失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选取UG和Matlab软件作为进气道开发平台;通过引入表征气道面积利用率的函数分析了气门喉口处的流通特性;并应用正向设计方法直接得到了进气道CAD实体模型.由于正向设计方法增加了缸盖设计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为缸盖冷却水套流场优化和机械强度校核提供了更富余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23.
城市道路上的雨水口,虽然上面都设有篦子,可以防止较大的杂物落入雨水口内,但小于篦子孔径的杂物仍然会落入雨水口内,在雨水口和管道内沉积。不但会造成排水不畅,而且落入雨水口内的杂物在雨水浸泡下腐烂发酵,带有异味的气体外逸污染空气,腐烂发酵物体再经过雨水冲至管道后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该文介绍一种对雨水口的改进方法,它不改动雨水口的结构,只在雨水口内安放一个装置,可以防止雨水口异味外逸、杂物落入。该方法可供同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雨水口布置的不合理是造成市政道路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不同类型雨水口泄水能力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特点,提出雨水口布置在工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对某客车燃油系统的低压油路进行分析,建立进油管路系统模型,计算相关参数,并提出有关要求,为客车燃油管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张凯  叶金铭  于安斌 《船舶工程》2018,40(11):49-54
为准确预报泵喷推进器的敞水性能,采用分块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结合SST k-ω模型对模型泵喷推进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方法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保持较好一致性;进行泵喷推进器敞水性能模拟时,进口距转子域的最佳长度为3D;泵喷推进器的前置定子有利于降低辐射线谱噪声和提高推进效率;设计较大的导管攻角有利于降低泵喷推进器的辐射线谱噪声。  相似文献   
27.
通过实测示功图计算燃烧放热率,根据TBD620柴油机的进气涡流挡板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测试,获取数据。得出在低负荷下,关闭进气涡流挡板,可提高进气涡流比,有效改善缸内可燃混合气形成质量,缩短滞燃期、增强预混燃烧比例。  相似文献   
28.
详细地介绍了电动进气格栅在发动机单独开启、发动机与压缩机同时开启、发动机停机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电动进气格栅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不同工况下电动汽车冷板液冷系统散热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冷板液冷方式的电动汽车液冷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水冷板流径、进液流量和环境温度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液流量增加,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不论何种流径方案,都有一个最佳进液流量(单进单出为350L/h,双进双出为450L/h),使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都达到最小;采用双进双出流径方案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最高温升减小,而内部最大温差增大;与单进单出流径相比,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的电池模块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均明显降低,散热效率得到提高;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5℃,采用350~450L/h的进液流量,双进双出流径方案的散热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0.
针对某轻型汽车的转向噪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及对转向进油管总成进行三维CFD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转向时出现噪声的原因为转向油在流经转向进油管时产生较大压降,导致在油泵入口处出现气穴现象从而产生转向噪声。重新布置该车转向管路,并对新布置的转向进油管总成进行模拟分析。经过实车验证表明,重新布置转向管路后转向噪声问题解决。同时还总结出转向进油管压降随温度、管路直径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