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3篇
  免费   2061篇
公路运输   9011篇
综合类   13859篇
水路运输   7426篇
铁路运输   7020篇
综合运输   1838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1139篇
  2020年   1190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660篇
  2017年   865篇
  2016年   859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2665篇
  2013年   2234篇
  2012年   3062篇
  2011年   3239篇
  2010年   2624篇
  2009年   2427篇
  2008年   2672篇
  2007年   3410篇
  2006年   3076篇
  2005年   1819篇
  2004年   1165篇
  2003年   761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西南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四川出川通道进行规划展望,提出四川南向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探讨建设川南通道的方案和通道引入相关枢纽及地区的改扩建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西南片区铁路路网的特点分析,逐一分析出川通道的规划和发展;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对南向通道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结果:在西南片区形成沟通广东广西地区的一条新路网,有利于西南路网布局及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相关枢纽总图布置特别是成都枢纽客运站布局提供合理的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四川南向通道宜采用沿成昆通道至峨眉,修建峨眉经宜宾、叙永至贵阳的双线大能力通道,经黔桂铁路至柳州,分别经湘桂线南下广西地区,经柳肇线可达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成都枢纽成都南站可作为川南通道客车的始发终到站;贵阳枢纽结合川南通道引入需新建枢纽内第二客运站。  相似文献   
92.
从技术改造、循环经济、防污治污、政策支持、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推进能源资源节约,这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方兴  刘杰生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1):47-49,74
综合集成作为我军实现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重视,首先概要介绍了综合集成的理念和实现的三个层次,着重分析介绍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中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分析川江上游运输船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船型比选的原则,并阐述了对现有船型比选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了采用VB开发的计算机比选程序。  相似文献   
95.
关常英 《北方交通》2007,(10):17-19
通过多年山区公路养护管理实践,阐述了山区公路路基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6.
基于实时视景仿真技术的海上航标监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航标系统是海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海海事局厦门航标处的航标日常管理与实时监控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了利用实时视景仿真技术与电子海图相结合构建海上航标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和系统实现等工作。该系统的实现,有利于航标设置方案的审定与选择,有利于监控者对现场环境的把握和应急决策。  相似文献   
97.
氢源是目前移动式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AIP潜艇动力对燃料电池供氢技术的特殊要求和世界各国艇用氢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在潜艇环境下应用该供氢技术的优点,并在深入调研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将该制氢技术应用于我国AIP潜艇的设想。  相似文献   
98.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99.
刘晓静  刘建平 《中国水运》2007,5(1):110-111
依据电信计费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详细描述了电信计费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各个模块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00.
滑床板摩擦力对尖轨不足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道岔尖轨不足位移问题,根据尖轨的特殊结构外形、受力特性和扳动机理,建立尖轨不足位移计算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滑床板表面摩擦系数取值下尖轨不足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摩擦力是导致尖轨产生不足位移的主要原因;尖轨不足位移随滑床板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基本成线性递增关系;最后牵引点距尖轨跟端间间距越大,摩擦系数对不足位移的影响也越大。减小摩擦力和优化牵引点间距能够较好地控制尖轨不足位移。提出设置滚轮式滑床板方案,将轨底与滑床板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并优化滚轮式滑床板布置方式,进一步减小了尖轨不足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