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162篇
综合类   121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文章针对百林桥爆破拆除施工实例,介绍了桥梁爆破施工的安全性监控意义及方法,阐述了桥梁爆破过程中相关参数的理论验算方法和地震波动力监控情况,并通过验算分析炸药量、安全距离、飞石距离、振动速度及频率,探讨了爆破安全参数的合理性和周边建筑结构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张春武 《隧道建设》2020,40(Z2):93-99
为研究隧道爆破作用下邻近框架结构的振动响应机制,以某5层框架结构住宅楼为例,借助ANSYS/LS-DYNA建立基于隧道爆破-围岩-框架结构的三维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隧道爆破施工中邻近框架结构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清晰地展示了隧道爆破作用下围岩和框架结构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情况,给出了爆破振动波从围岩至框架结构的传播过程。通过对比实测测点与数值模拟中对应测点的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和频率分布,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隧道爆破作用下,邻近框架结构梁、柱以及外墙等构件的振动响应并不一致,随结构高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此外,应力集中现象主要发生在建筑物底层外墙、外墙与柱结合处、外墙与梁结合处以及外墙与楼板结合处等非承重部位,表明这些部位更易在隧道爆破过程中发生损伤开裂。  相似文献   
43.
针对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石方爆破工程施工实际,以及地形地质相对复杂,周边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石方爆破施工困难的情况,通过采用多种爆破技术综合爆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对爆破区域岩石生成历史进行了追溯;揭示爆破区域岩石的动态特性:并对各岩石合成振速及计算单位振速进行了分析,初步找出规律;得出大窑湾二期工程爆破区域周边环境对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对确定爆破振速的综合影响及制定该区域爆破振速控制技术措施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5.
文章叙述了某深水高基床防波堤的基床爆夯施工中,通过典型施工确定爆夯参数的可行性和起爆网络设计,并介绍了爆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实测效果及爆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6.
47.
京珠南高速公路22标段1664577m^3石方爆破施工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取了药壶爆破法、深孔爆破法和光面爆破法3种主要爆破方法。在施工中,由于爆破方案合理,选用参数正确,控制措施得当,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确保了工程进度,并保证了施工安全。此文重点对3种爆破方法的布孔方式、参数选定、起爆方案、装药结构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
集装箱在现代物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箱体广泛使用表面涂装技术来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从工程的角度,阐述了集装箱表面整个喷涂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9.
为确保邻近地铁隧道在沉管隧道基槽爆破开挖过程的安全性,通过现场实测评价地铁隧道运营现状,借助数值分析法探索地铁隧道对沉管基槽爆破开挖的力学响应特征,并制定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判据和沉管基槽爆破振动安全距离。研究表明: 既有地铁区间隧道现状累计最大沉降为1.89 mm,近半年最大沉降速率为0.01 mm/d,均小于规范规定的控制值,隧道结构现状处于稳定状态;沉管隧道基槽爆破振动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最大振速为0.359 cm/s,远小于振速安全阈值(2.0 cm/s),说明地铁结构受爆破振动影响较小,且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为25 m; 基槽开挖应力扰动后引起的地铁隧道累计最大沉降为3.16 mm,小于位移预警值,隧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
为解决因初期支护格栅拱架限制周边眼钻凿精度而引起的隧道周边超欠挖问题,以青岛地铁1号线瓦屋庄站至贵州路站区间工程为例,介绍“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提出“长、短眼”布置方案,并采用质点峰值振动法和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分别对“长、短眼”爆破技术产生的围岩损伤范围和隧道超欠挖量进行分析和监测。结果表明: 1)采用“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Ⅳ级围岩段隧道周边超欠挖控制在150 mm以内,且理论计算每米进尺回填混凝土节省成本7 182元,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长短眼爆破产生的损伤范围为0.29~0.33 m,隧道拱顶沉降、净空收敛量均控制在10 mm以内,施工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