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8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791篇
综合类   1014篇
水路运输   723篇
铁路运输   956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汪连贺 《港工技术》2021,58(1):110-113
本文开展基于北斗短报文数据传输压缩方法的研究。该压缩方法通过设计的短报文压缩编码规则,实现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短报文功能传输远离海岸船舶的连续轨迹。方法设计合理、简单易行、使用方便、传输快捷有效、性能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3.
带电水冲洗是清洗接触网绝缘子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洗产生的溅射水对水冲洗效果影响很大,而相应的研究却很少。通过流体仿真分析和理论研究,对溅射水在冲洗工作、冲洗机理和污垢黏附强度等3个方面对带电水冲洗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溅射水会增加清洗范围,提高清洗效率,但也有可能导致闪络的发生,影响冲洗工作安全;溅射水会改变射流清洗机理,清洗主要原因由以渗透内应力变为水压力直接挤压剪切;溅射水会提高污垢周围的相对湿度,导致污垢颗粒与绝缘子表面间的黏附力增加,但对清洗所需动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4.
轨旁无线设备(TRE)是地铁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TRE供电系统是确保车地无线通信连续的重要系统。从地铁供电系统、信号电源屏系统、TRE及其电缆布置方式三方面着手,采用常规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常规结构下TRE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论证其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探寻其短板。  相似文献   
55.
目前轨道车辆常用的串行控制总线面临总线阻塞和控制时间延迟等问题,以太网通信总线是未来发展方向。对车载信号设备与不同车载网络总线间的通信进行了阐述,分析MVB(多功能车辆总线)和以太网的报文,完成了MVB-TCP/IP通信模块的设计,实现以太网通信协议与MVB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6.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乘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乘客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信息系统采用的基于2.4 GHz WLAN(无线局域网)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着带宽小、速率低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使用5 GHz频段的基于802.11 n技术车地无线网络替代现有网络。为了验证新技术的性能及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地面模拟系统,使用汽车替代地铁列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 GHz频段车地无线网的性能能够满足乘客信息系统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在细致梳理他组织模式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规则与策略基础上,引入智能体概念,借鉴“沙丁鱼群”运动效应,将邻近两列车间的运行时间距离划分为排斥间隔、协同间隔和吸引间隔,继而建立列车间的协同运动关系。运用仿真技术实现了晚点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自组织算例,论证了自组织调整机制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58.
列车折返过程是影响列车折返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基于车地通信的传统列车控制系统为比较对象,阐述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显著优点。结合实际车站情况,在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模式下,仿真计算了采用不同列车控制系统时的列车折返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时列车折返能力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59.
铁路通信系统具有其特殊的行业应用需求,如高可靠性,低误码率。研究喷泉码(RaptorQ)技术,作为一种前向纠错的编码方式应用于铁路广播通信系统中,可在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资源。同时,依赖于喷泉码自身的编码特点,译码是否成功仅与接收到信息数量相关,部分信息的丢失不会对应用层信息造成影响。对不同丢包率条件下,达到不同误码率等级要求时所需的译码开销进行仿真,实现对喷泉码性能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阐述车车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利用列车在RBC中的注册数据(车次号)及同方向列车在区间内相对固定的运行顺序,在RBC端加入列车通信管理单元协助列车完成身份识别,并对特殊情况下的列车通信管理单元的布置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利用D2D技术实现车车之间的信息互通,在结合C3线路列车的运行特征与D2D技术的模式特征后,选择D2D基站中继模式建立前后行列车的通信模型。在车车通信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故障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可靠性满足目前铁路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