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346篇
综合类   356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通过对现行主要格型钢板桩抗倾覆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计算方法,即“修正分离法”.假设格内填料的自重不直接参与抗倾,而是通过它对格壁产生侧向土压力和摩擦力来体现其参与抗倾工作的机制和程度,从而对传统的TVA分离法进行修正,给出了更为优化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与现行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
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类废旧塑料改性剂与分别经过裂化处理的加工塑料改性剂,采用合理的制备工艺对90#与7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并采用优化的离析试验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展开研究,最后基于热分析试验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裂化处理的加工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相比原塑料改性沥青得到明显改善;4种通过裂化处理的加工废...  相似文献   
43.
超薄磨耗层作为一种路面预养护措施,具有施工快速、适应性强、养护效果理想、经济性好等特点,能够快速改善道路的行驶状况,符合现代高速公路养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废轮胎胶粉和基质沥青是两种组成较为复杂的材料,两种材料在高温剪切拌和下的反应机理更为复杂。深入研究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可为其制备提供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5.
某高速公路存在高液限土路基,因方量较大,选择换填料及弃土场有较大难度,需要对其进行改良使用。选择不同的改良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改良材料类型及掺量,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改善聚氨酯(PU)改性沥青的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PU、岩沥青(RA)和基质沥青(BA)按照自定的室内工艺流程制备得到PU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适宜性。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黏度试验优化了PU和RA的掺配方案,基于胶体理论分析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研究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应用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评价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确定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PG分级温度;借助扫描电镜(SEM)试验观测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试验推断出PU与沥青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当RA添加量为5%时,随着PU添加量从1%增加到5%,PU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分别提高了42%、4%和19%;当PU添加量为5%时,随着RA添加量从5%增加到15%,PU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增大了17%,但针入度和延度分别下降了64%和138%;添加3% PU、15% RA和5% PU、15% RA的复合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均能达到82℃,添加5% PU、5% RA的复合改性沥青的PG低温等级为-22℃,说明添加PU改善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而添加RA提升了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BA,PU和RA界面之间相容性良好,证明了所研究的制备工艺的合理性;在PU复合改性沥青内部存在异氰酸根和BA中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的加成反应,PU中的不饱和键与沥青中S—S键发生的交联反应,以及所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提高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抗低温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47.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温度及压实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首先通过SGC试验在不同温度下成型混合料试件,根据试件的体积参数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然后根据再生沥青在合适剪切速率下的黏温曲线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试验结果证明:对于再生基质沥青混合料,试验确定的最佳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接近由黏温曲线计算所得温度值;对于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施工特性与新拌混合料有明显差异,由试验确定的最佳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低于黏温曲线所得的温度,建议实际工程中确定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时,可在再生沥青黏温曲线试验的基础上适当降低5~10℃。  相似文献   
48.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信息显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颖  李蔚 《机车电传动》2005,(4):38-40,66
针对“中华之星”高速列车的控制与网络系统结构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开发了以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net为核心的智能显示单元(IDU).具有全新的数据交换方式和显示方式,还介绍了机车显示系统设计及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使之更稳定高速地运行。  相似文献   
49.
改性沥青的应用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荷载增加,对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总结已有经验,认真分析国外成果,将使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路面技术的发展,改性沥青必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的控制,以马歇尔稳定度为基本评价指标,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本次试验主要涉及的条件因素为环氧含量、油石比、空隙率、拌和保温温度、拌和保温时间。采用灰关联的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因素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的影响程度结果为环氧含量>油石比>拌和保温温度>拌和保温时间>空隙率,从而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