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191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旧桥维修加固施工中的应用是一种逐步探索及推广的工艺。本文主要以工程实例介绍该工艺,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2.
综述国内外新型路面结构和高性能路面材料的研究使用现状,针对我国现有实际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今后这两方面的发展方向和所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3.
广州港洪圣沙码头碳纤维加固修复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港洪圣沙码头经过20年的使用,发生了一些构件及设施破损现象,通过对80个桩帽的检查,发现有21个桩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有4个桩帽的裂缝为发展型变形。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和环氧水泥砂浆技术对这些桩帽进行修复,以达到对桩帽加固补强目的。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11例人心窦房结的形态和位置作了连续切片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约1mm 左右,结的长轴与界嵴长轴一致,其形状多种多样。成人结的大小为14×3.6×1.09mm~3;儿童结的大小为6.9×2.3×0.8mm~3.窦房结组织染色淡(HE 染色),组织致密,结中心有较大动脉穿过。结细胞明显较一般心房肌细胞小,其中P 细胞类似原始心肌细胞,核大、胞质肌原纤维少,染色淡.T 细胞为短柱状,核较小染色深浅介于P 细胞和心房肌细胞之间状态.上述两种细胞位于胶原纤维相互交织的网眼内。  相似文献   
65.
钢桥面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局部变形。国内对于桥面铺装应力应变分析多采用有限元,实桥长期监测仍然处于空白阶段。该文依托桃浦路蕴藻浜大桥项目,对实桥监测过程中的传感器布设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结构、不同用途传感器选取方面入手,对传感器的埋设方案,安装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为以后工程中传感器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6.
根据安哥拉洛比托港矿石码头工程管理实践,简要介绍境外重力式码头基础处理技术和沉箱安装方式,并根据沉降位移观测数值分析沉箱施工期间的沉降变位特性。分析表明施工期沉箱的沉降较小,沉降曲线走向符合一般性沉降规律;数值分析表明,沉箱内回填完成后基本上不存在位移,通过观测分析,上部结构施工应在沉箱安放回填完成2个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67.
在天津港地区的码头和防波堤工程建设中,岸坡变形观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对于观测的标准,相应规范中又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通过对天津地区码头岸坡、防波堤、围埝等的观测实践,提出一套观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验证。实践证明,这套标准是可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8.
以国内第一条建成、水深最大、通航条件非常复杂的30万吨级人工航道——虾峙门口外人工航道为研究对象,在航道试通航期间,国内首次采用30万吨级实船开展航道适航检验观测研究,并同步进行航槽开挖初期的阶段性回淤观测研究,以13艘30万吨级船舶实时通航参数及10个月监测水深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超规范航道设计参数合理性的验证,同时对航道建成后的适应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经观测研究分析表明,虾峙门人工航道设计参数合理,满足设计船型安全通航要求,航道稳定性及可维护性较好.该研究成果为该航道安全通行、后期维护及通航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9.
运营期隧道突发事件发生频率的不断增高对隧道的健康监测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铁路隧道对突发事件自动化监测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为验证京雄高速铁路隧道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振动监测系统的实施效果,本文开展了钻机打孔、挖掘机铲土、工程车辆行驶和隧道内落石等振动事件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对振动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时、...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不同场景中行人群组运动的微观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群组运动差异,本文通过大学校园内楼梯上及通道内的观测实验,获取行人运动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群组大小、社会关系、运动场景和性别对群组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内行人成组比例低于商场周围行人成组比例;群组成员间的交流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群组构型;由于群组成员越多相互协调就越困难,所以群组规模越大,其速度越小;此外,男性群组速度大于女性群组速度,情侣间频繁的交流也会对其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就差异性而言,2 人和3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小于单人和2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单个行人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大于2 人和3 人群组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楼梯上单人与群组的速度差异没有通道内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