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胡海燕  许富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91-93,101,M0011
兴国县凤凰大桥主桥采用30 m+50 m+30 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结构,主墩墩高6.5 m,墩身采用实体薄壁矩形墩,两侧设拱脚支腿与主梁刚接。通过对该桥梁拱结合段主梁进行受力计算分析,分析该类桥型结构受力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拱顶梁段底缘钢束配置优化方案,为今后设计同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郑为  高水堂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3):99-101,112,163,164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如各种裂缝的形成、跨中的下挠,这不仅会影响桥梁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该文阐述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常见的病害,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补救的措施.  相似文献   
53.
郝一锋 《隧道建设》2006,26(5):74-75,87
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对其抗滑机理、受力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与抗滑桩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在黄泥包滑坡整治中的应用,证明其较普通抗滑桩具有受力机理明确、结构合理、工程造价低、便于施工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新一代抗滑结构。  相似文献   
54.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桩土应力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地质情况相近的软基管桩路段采取了4种不同的褥垫层设置方式,并在4个监测断面埋设了大量的土压力盒对桩土应力进行严密监控,获得大量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对土压应力以及桩土应力比的时效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数据反映了以桩土应力比峰值点为分界点,桩土应力协调分两阶段,由土体瞬时沉降引起的应力协调是桩土协调工作的第一阶段,由主固结引起的为第二阶段;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对褥垫层设置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32m后张法双线整孔箱梁预制在铁路工程中,尤其是在客运专线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多,这种箱梁结构新颖,施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梁体自重大。在福厦铁路Ⅲ标段施工中,为解决箱梁过隧问题而开发出割翼箱梁(后浇部分翼缘板),介绍了割翼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6.
张亚军 《隧道建设》2007,27(1):84-8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独柱墩预应力盖梁将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结合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工程狗子滩特大桥工程,详细介绍了托架支模技术在独柱墩预应力盖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7.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参数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损失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在现场对某一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管道摩阻进行测试。根据实际测试结果采用最小二乘原理识别管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分析了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综合有关文献分析了管道摩阻系数μ的取值情况,认为对管道摩阻损失计算影响较为显著的系数μ值的离散性较大,实际测试结果一般偏大并有超过规范取值的现象。现场应尽量进行管道摩阻测试以决定μ的取值。最后对管道摩阻损失测试方法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通过分析目前桥梁箱梁腹板中经常出现裂缝的原因,说明现有的精轧螺纹锚固体系存在回缩量过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可行的能有效解决回缩量过大的锚固体系——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并对其张拉工艺、设备进行改进,使张拉操作方便可靠。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能确保箱梁腹板中设计的预应力,能有效提高箱梁腹板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59.
邱芙君  杨贵灏 《隧道建设》2007,27(3):62-64,100
在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本工程锚索设计合理,施工成功,工程安全可靠,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解决了高边墙地下洞室工程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60.
神经网络在单桩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对PHC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对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进行估算,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组合预测;最后利用Lagrange算法计算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实例表明,使用该组合预测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比单纯使用灰色GM(1,1)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结果的总体误差要小,因而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