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97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砼箱梁与普通钢筋砼桥梁相比,更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工作程序。结合工程实践,对桥梁外观及管道敷设质量和张拉过程中的施工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对预应力箱梁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了揭示预应力锚杆-围岩耦合时变效应机理,利用分布力模型获取耦合模型的弹性解,结合材料性质和维度效应选用符合锚杆和围岩的流变模型(锚杆选用一维Kelvin模型,围岩选用三维Burgers模型),求解预应力锚杆-围岩耦合模型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Laplace逆变化便得到耦合模型的黏弹性解。探究锚杆预应力和流变模型的黏性参数对围岩应力、位移场和锚杆轴力的影响,并基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二次开发,开展相应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解析解和数值解,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程度良好,在隧道内壁处,锚杆支护力随着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小,且锚杆预应力和围岩的黏性参数与支护效果密切相关,其中围岩的支护效果与锚杆预应力大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围岩的位移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并且与锚杆预应力大小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锚杆的预应力过大时,围岩位移不再随之显著减小,由此可见,施加于锚杆的预应力不应过大;围岩Burgers模型中第Ⅰ蠕变阶段黏性系数影响锚杆的初期支护效果,而后期支护效果主要受围岩Burgers模型中第Ⅱ蠕变阶段黏性系数影响,并且随着黏性系数的增大锚杆后期支护效果越好;锚杆的流变状态不受围岩黏性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简单介绍了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景观桥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该桥方案设计时强调的是景观效果,因此对结构分析及施工要求较高,该文介绍了此桥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为类似的景观桥梁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4.
杨莉  赵人达  张晓勇 《铁道学报》2005,27(6):128-133
简要介绍了四片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由静力测试结果可知,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连续梁裂缝宽度随预应力比率即PPR取值的增大而增大,其数量随PPR取值减小而增多;普通钢筋可以有效地限制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与中跨中挠度变化近似成线性关系,可用三折线刚度折减的办法,按弹性理论计算试验梁的挠度及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  相似文献   
75.
结合金鼎站站台特大桥20号~23号帽梁边墩顶推施工实例,介绍了帽梁施工之前给帽梁边墩预先施加预应力,待帽梁混凝土养护至少7 d且强度大于85%以后,张拉预应力钢束之前卸载此推力,达到抵消帽梁的负弯矩、减少墩柱的次应力并使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大大增强的功效,对同类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陈晓军 《交通标准化》2012,(17):110-112
与其他的加固方式相比较,预应力锚索加固红粘土高边坡更具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深挖路堑及高边坡支护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预应力砼管桩的发展及应用,探讨制约桥梁管桩基础推广的主要因素,对规范体系、单桩竖向承载力、耐久性和抗震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8.
为保证荷麻溪特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和线形符合设计要求,运用ANSYS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介绍了预应力的处理方法、单元生死特性的应用,计算出的桥梁各断面应力、索力和桥梁线形与测量结果十分接近,说明使用ANSYS可以很好的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双层基坑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以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妫水河隧道明挖段双层基坑段为案例,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结合基坑监控量测结果,提出双层基坑计算时,外侧基坑单独计算即可,内侧基坑的计算模型需考虑外侧基坑的影响,不可仅简化为荷载考虑,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高强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新型混凝土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高强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在铁路、公路桥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应用现代数值分析手段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变截面箱型连续梁非线性结构行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微平面理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在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其中主应力组合对微平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和微平面加卸载准则提出修正意见。在Bazant教授的研究中,采用侧限应力来描述主应力组合对微平面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定义主应力向量与向量的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