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320篇
综合类   318篇
水路运输   124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张更生 《水运工程》2017,(1):191-194
针对珊瑚礁岩疏浚工程中挖掘困难的问题,基于大量疏浚珊瑚礁的土工试验资料,对珊瑚礁岩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疏浚珊瑚礁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施工时建议分层合理开挖。2)含水率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单轴饱和抗拉强度、变形模量经验关系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691以上,相关性较高。3)水对珊瑚礁岩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弱化作用和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912.
对低密度型和发泡型抗石击涂料的力学性能、抗石击性能、附着性能、隔音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普通型抗石击涂料相比,2种轻量化涂料的抗石击性能、施工性能和附着性能无明显差异,粘度可通过调整适应施工需求.适量的中空玻璃微珠填充提高了低密度型抗石击涂料的力学性能;发泡剂的添加则使发泡型涂料膨胀疏松,削弱了抗石击涂料的强度.发泡...  相似文献   
913.
为探究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开展了消石灰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稳定性与改性机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试验分析油污泥热解残渣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沥青胶浆三大指标和黏度试验,解析消石灰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的掺配比;通过沥青弯曲蠕变劲度(BBR)和动态剪切流变(DSR)等试验评价了消石灰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水稳定性能及高低温流变性能;最后通过微观试验解析消石灰改性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的微观界面特性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油污泥热解残渣存在以中大孔为主、微小孔为辅的多孔体系,经消石灰改性后的油污泥热解残渣与沥青之间存在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与化学吸附作用,提高了油污泥热解残渣与沥青之间的黏结力;消石灰掺量占填料总质量的30%时,其对油污泥热解残渣沥青胶浆的改性效果最佳;当粉胶比为1.0,消石灰掺量为30%时,与普通矿粉沥青胶浆相比,其水煮后的质量损失率减小了18.2%;-6℃、-12℃、-18℃时的蠕变劲度分别降低18.3%、16.5%、5.4%;64℃、70℃、76℃、82℃时的抗车辙因子分别降低6.9%、7.4%、3.3%、1.4%。...  相似文献   
914.
为评价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PUSSPCMs)作为沥青改性剂的潜力,确定PUSSPCMs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不同质量分数的软段制备了PUSSPCMs(P70、P75、P80、P85和P90)及PUSSPCMs改性沥青,采用沥青调温性能、动态剪切流变(DSR)以及弯曲梁流变(BBR)试验测试了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改性机理。结果表明:PUSSPCMs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调温性能、抗变形和高温性能提高,低温性能降低;PUSSPCMs软段质量分数增加,PUSSPCMs改性沥青的调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明显提高,抗变形和高温性能降低,其中P90沥青具有最好的调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而P70沥青的抗变形和高温性能最好;PUSSPCMs的储能放热性能优良,P90焓值较高而P70相变起始温度较低,焓值与PUSSPCMs改性沥青的调温性能高度相关。PUSSPCMs与沥青之间未产生新的官能团,为物理改性;PUSSPCMs对沥青微观形貌影响显著,弹性模量增大,但随着软段质量分数增加,沥青“蜂状结构”增多而周边相态差异降低,弹性...  相似文献   
915.
为研究相同级配、不同拌和因素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红外光谱法将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部分混溶”的定性问题转向定量,建立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成效量化评价方案,研究了不同RAP掺量、拌和温度和干拌时间因素下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与再生料疲劳寿命的联系,进而优选了拌和方案。结果显示:不同拌和因素下,混合料疲劳性能随着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变化而变化,优选拌和方案为40%RAP掺量、165℃拌和温度和90 s干拌时间。  相似文献   
916.
钢结构桥梁在遭受撞击后,严重变形钢构件是否适用机械矫正方法尚无明确答案。结合工程实例对机械矫正后的变形钢板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变形小于25°时,钢板试件屈服强度变化不大,但在变形超过25°时开始下降;在变形达40°时,机械矫正使钢板试件中的微观缺陷增加,并使其表面形成裂纹;机械矫正使钢板试件的冲击韧性随变形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17.
风能具有清洁、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特点,发展风电技术是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举措。现基于某风电工程,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对中空式风电承台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研究。对弯矩作用下中空式承台的内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承台配筋对结构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配筋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中空式承台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