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0篇
  免费   1346篇
公路运输   5331篇
综合类   4309篇
水路运输   730篇
铁路运输   6018篇
综合运输   62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618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628篇
  2014年   1411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503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189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1126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地下机械式之掘削效率乃为进度、成本及品控之关键要因,一般工程思考皆多考虑工法与机型对应各类不同地层之"可挖性"作探讨,即针对地质材料选择适应之切削面盘,鲜能再对地盘——机械开挖互制行为作一"适确性"研析,而本研究先由微观之量纲分析及力学尺度探讨并建立指标,运用至巨观推力、扭矩之施工良窳、可挖性及正常施作或异况破坏之分析。机械式掘削接触地质与产生之互制行为相异性极大,故由地质破坏特征作为切削地盘材料之分类,藉此提供该广义式之探讨方针;其次在施工判准所建立之可挖指标上,使用量纲分析方法进行具代表力学行为之因子解析,作为建置指标的依据;再者,应用现场调查以资搜机械式开挖所量测的推进力系数值,进而佐证其适确性,最终完整研析机械式掘削开挖之行为与可挖性指标之应用。  相似文献   
992.
郝俊锁 《隧道建设》2011,31(5):550-554,565
为消除隧道穿越含浅层天然气地层瓦斯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新建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地层岩性与浅层天然气构造和储层关系以及天然气储集层的类型、发育特征对隧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并通过施工揭示天然气涌出情况和监测分析其涌出规律等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指出浅层气对梅岭关隧道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93.
郭陕云 《隧道建设》2011,31(6):648-651
分析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现状,指出着力执行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阐明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概念,以隧道建设期岩溶地质风险的控制为例说明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主要时段及操作要点。剖析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特征及管理的突出难点。指出关键在于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提出提高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有效性措施:一是必须实施动态化管理,二是正确坚持专家评审制度,三是走专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4.
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为交通部示范工程,于2010年6月建成通车,并获得201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项目一等奖。主要介绍本项目中13座隧道设计的原则、方法和特点等,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95.
栾新立  胡渤 《隧道建设》2011,31(6):755-759
隧道开挖多采用钻爆法,可以分段开挖,加快工程进度,与全断面法(使用TBM时)相比施工成本低。钻爆法出渣作业中需要使用高效的挖装机。通过对隧道挖装机双动力的匹配技术、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技术、负荷传感液压系统技术、电控风扇冷却系统技术、电控系统技术等进行研究,完成样机试制,经工业性使用试验,表明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96.
诊断隧道衬砌异状之肇因,对症下药实施加固补强措施为营运中隧道维护的关键课题。本研究通过一深层地滑引致隧道变形与衬砌异状案例,归纳隧道内异状之特性与型态,详细探讨其发育过程与运动机制所造成之异状差异,以期提供后续类似隧道异状之肇因诊断与安全评估,并建议后续检测项目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7.
PPS导向系统在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斌  陈明 《隧道建设》2011,(Z2):92-96
为了保证PPS向TBM掘进提供持续、有效、精确的参考数据,以西秦岭隧道为例,介绍PPS工作原理与安装过程,提出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总结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案,并进一步对硬件损坏时的应急工作方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98.
长公路隧道空间潜藏之危险可能造成重大灾害之伤亡及交通运输路网系统功能失效,其空间内之安全防灾系统及防灾应变作业必需经过严谨的考量,以因应其空间之复杂及防灾功能性要求,故于灾害管理信息整合及应用上也更趋重要。救灾工作系与时间在赛跑,对于时间延迟的影响,是整体防灾目标达成之关键因素;然救灾仅以灾害后果之情境来模拟,恐无法展现各系统因果关联与灾害信息滞延之后遗症影响,此外对于救灾工作跨组织协调、应变工作派遣、救援资源、疏散避难等面向,皆无法完整真实反应防救灾系统。有鉴于此,对于长隧道空间之防灾及安全管理应谨慎进行评估。本文系以系统思考为出发点,考量长公路隧道具有空间复杂、跨领域防灾知识及科技研究限制等特性,针对系统内具时间延迟特性进行灾害冲击探讨,藉由各子系统之因果关系,探究灾害防治问题与灾措施,最后结合长隧道空间灾害信息,尝试以系统性结构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希冀本文研究内容可强化灾害防治工作与救援策略,并避免灾害带来的后遗症累积,而所提出之灾害管理之系统思考,将有助于未来系统建立动力模式与进行风险管理之基础建立。  相似文献   
999.
台北车站为多项交通运输工具共构连结的交会中心,并且与地下街、百货商场相连通,成为一个融合新旧结构、空间的站体。然为了满足转乘旅客与周边商场连通之需求,场站内部动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将酿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引发社会负面舆论与批判,影响国际形象。因此,基于共构空间之实际应变作业情境需求,本研究透由台北车站共构空间之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检讨以及火害分析、烟控模拟及人员避难安全分析结果,对比定轨系统场站设计的世界性基准NFPA 130,进一步说明台北车站此一共构场站其防灾应变管理作业现况不符合火灾境况及安全目标需求的原因,以作为未来类似空间设计之借镜。本研究并就人流避难、空间安全设计、消防抢救及应变作为等不同层面,提出既存场站及新建场站安全应有之作为。  相似文献   
1000.
隧道工程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程,由于工程结构往往位处山区或临海地区,工程周围的地质及植生环境容易影响隧道工程的稳定性,而基本的环境资讯是工程建设的基本工具。本研究利用近十年之遥测影像分析台湾苏花海岸隧道工程周围之环境,分析苏花路廊工程沿线之植生环境及海岸变迁对工程之影响,从分析结果发现,有7个路段之工程可能受到海岸侵蚀之影响;而植生也在十年内有剧烈的变化,这与地下水及涌泉条件可能有直接之关系,透过遥测技术能辅助,相关的研究分析则可作为工程施工之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