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551篇
综合类   576篇
水路运输   696篇
铁路运输   354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轮胎动态模型的阻尼和对滚动阻力及动态响应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了一些文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轮胎模态参数模型,给出了不同阻尼环节对滚动阻力及轮胎以不同速度滚越障碍物的动态响应的模拟结果,并部分地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具有结构阻尼环节的轮胎模型,对于两者的模拟均给出了更好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72.
刘昭度  何玮  王斌  崔海峰 《汽车工程》2006,28(11):1024-1027
对我国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测试用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有关文献忽略了影响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平均稳定时间所带来的问题,以及美国BAR97测试方法对我国实施的瞬态和简易瞬态工况法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根据我国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的特点,提出新的加载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并对某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73.
在强震作用下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会进入塑性状态,采用考虑有刚度退化的武田三线型模型(弯矩-曲率关系),对一典型的双柱式桥墩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抗震分析,通过引入等效塑性铰长度的概念将其简化为两自由度结构模型,采用考虑有刚度退化的武田三线型模型(力-位移关系)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墩顶位移结果及滞回曲线形状均吻合较好,为柱式桥墩的弹塑性抗震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计算途径。  相似文献   
74.
极限状态响应面法分析结构可靠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响应面方法由于逼近的是功能函数而非极限状态方程,因而精度有时不高。为克服此不足,提出一种极限状态响应面法。该方法利用位于极限状态曲面上的样本点来重构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因而模拟出的极限状态曲面精度较高。由此提出一种算法,通过逐步修正求解得到的设计点以实现在设计点附近较高精度地逼近结构真实极限状态方程。该方法同时克服了重构极限承载力曲面方法不能适用多个荷载随机变量的缺点。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范围广,而且所需样本点数量少。  相似文献   
75.
利用ADAMS/CAR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国产某小客车的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车辆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和脉冲输入时的瞬态响应特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调整后轮侧倾刚度等参数,优化转向瞬态特性响应结果,经过样车的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6.
根据影响车辆随机动态荷载的主要因素,在设定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随机动态荷载的评定中。该方法将复杂的车辆随机动态荷载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各层次上对随机动态荷载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随机动态荷载的分级标准,为合理荷载模型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田村重四郎和冈本舜三提出的沉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对南京长江越江隧道(沉管段)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纵向受力分析。分析中采用了隧址处100年超越概率为2%的人工合成地震加速度,考虑了不同管段的联结方式和不同的计算参数,对初步设计中沉管段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所提供的数据曾为设计单位所采纳[1]。  相似文献   
78.
卫星 《汽车电器》2005,(12):53-54,57
对ABS中速度测量的过程进行仔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将精度和实时性相结合的速度测量方案,该方案能够较为有效地平衡精度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实际程序的执行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测量方法不仅可用于ABS的速度测量,也可推广用于其他的速度或周期测量方案中。  相似文献   
79.
发动机曲轴动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发动机曲轴的三维实体模型 ,进行了自由模态有限元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灵敏度分析及动力修改 ,完成了曲轴动态设计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0.
Transient responses of a VLFS during landing and take-off of an airpla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ransient elastic deformation of a pontoon-type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 (VLFS) caused by the landing and take-off of an airplane is computed by the time-domain mode-expansion method. The memory effects in hydrodynamic forc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great care is paid to numerical accuracy in evaluating all the coefficients appearing in the simultaneou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elastic motion of a VLFS. The time-histories of the imparted force and the position and velocity of an airplane during landing and take-off are modeled with data from a Boeing 747-400 jumbo jet. Simulation results are shown of 3-D structural waves on a VLFS and the associated unsteady drag force on an airplane, which is of engineering importance, particularly during take-off. The results for landing show that the airplane moves faster than the structural waves generated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waves overtake the airplane as its speed decreases to zero. The results for take-off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ose for landing, except that the structural waves develop slowly in the early stage, and no obstacle exists on the runway after the take-off of airplane. The additional drag force on an airplane due to the elastic responses of the runway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was found to be small in magnitu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