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取典型工况通过非恒定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滩段水位、流量、流速、比降等因素变化特性,得到日调节对筲箕背河段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日调节工况下非恒定流传播至筲箕背河段水位变幅在1.01~1.37 m,非恒定流对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和对研究河段内的控制河段及航道维护设施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日变幅4.5 m较日变幅3.0 m工况对航道水流条件等影响更大。分析结果为优化枢纽航运调度方案和航道维护措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2.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5,(6):143-146
窑监河段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根据《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总体纲要》,该河段2020年航道的建设标准为3.5 m×150 m×1 00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为98%。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窑监河段的治理采取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从2009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一期工程和乌龟洲守护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对工程实施后的河道变化、航道条件等进行分析,并对该河段治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3.
牛晓丹  胡鹏 《水运工程》2012,(9):200-202
大连港大窑湾港区6#和7#泊位集装箱堆场箱角间混凝土板厚按规范计算需40 cm,实际工程仅为20 cm.原设计不允许正面吊作业,实际正面吊进行了相当长时间作业后,混凝土板并未破坏.对铺面设计进行计算比较认为:混凝土板规范计算厚度过大的原因是刚性铺面下采用的土基回弹模量过小.  相似文献   
24.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07-109,M0013
从控源截污、清淤修复、原位修复和活水循环四个方面对深圳X涌黑臭水体治理进行了全方位考虑,虽取得一定效果,但还没彻底解决黑臭。但通过工程总结,希望给后续相关工程一些启示。河道的截污是消除黑臭的根本,但截污要从污水来源、传输、处理终端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同时需要采用河道清淤、补水、原位修复等手段综合治理,方能初步改善河道水质。  相似文献   
25.
重庆九龙坡河段航道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九龙坡河段成库前后通航水流条件及河演趋势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九龙坡河段的整治方案,并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浅碛开挖与修建整治建筑物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九龙坡河段的泥沙淤积及其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26.
曾亚东 《水运工程》2016,(8):135-138
选取优良河段,采用等级流量比较法、稳定航深估算法研究该河段在其流量、比降、河床糙率等因素影响下可能达到的航道水深;再根据西江流域的规划船型和船型现状,提出建设Ⅳ级航道的尺度标准,综合分析该研究河段建设Ⅳ级航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邓年生  王炳奇 《水运工程》2004,(5):62-63,87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8.
长江中游窑监大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下荆江裁弯对窑集老、监利、大马洲浅滩影响的分析及对航道的影响,得出其河床演变特点,并对该河段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9.
急弯河段水流流态复杂,船舶过弯所需的航道宽度要远大于直线段航道宽度,也大于一般的弯区河段航道宽度。根据汉江下游马口滩急弯河段船模航行试验成果,总结分析了船舶在弯道段航行时占用的航宽与水流的关系,表明船舶以大致相同的航速上、下航行通过弯道时,上行时占用的航宽比下行时要小的多。流速或流向角越大,船舶的航迹带宽度越大,占用的航宽也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口滩急弯河段航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影响枯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1982—2002年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参照水沙数学模型所得预测值,并利用蓄水以来的荆江河段枯水位对其进行复核,得到的设计水位偏于安全,既体现了蓄水后的影响,又反映了设计水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