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234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15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软弱带土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并基于专业有限元软件,对全应力作用下的软弱带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软弱带对土质边坡受应力作用的影响,及应力应变过程和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相同应变条件下,主应力差基本随着软弱夹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即在相同应力条件下,试件的变形程度随着夹层厚度增加而增加;2)随着软弱夹层厚度增加,试件内摩擦角呈不断减少趋势;3)含软弱夹层土质边坡相比不含软弱夹层边坡具有更小的安全系数,即稳定性更差。且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土质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4)软弱夹层与边坡成一定倾角时,影响程度最大,垂直分布次之,平行分布最小。  相似文献   
162.
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2222标侨香站—香蜜站盾构区间,分析了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法施工存在进度缓慢、刀具磨损严重、喷涌等难点和风险。为提高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的掘进效率,文章给出了具体的盾构掘进参数;针对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易发生结泥饼和喷涌等问题,从其发生机理出发,研究了相应碴土改良技术;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周边环境复杂、开舱作业风险高的问题,研究了带压开舱换刀技术。  相似文献   
163.
为确保盾构在无端头加固条件下的富水砂层中安全接收,依托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工程,对采用竖井填水方法进行盾构水中接收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 1)通过设置混凝土导台、洞门密封、螺旋密封、盾尾密封、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注浆控制等各项措施,保证了盾构在竖井中安全接收,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费用; 2)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验证,在竖井中注入高于地层水位约1 m的水,可防止地层中的砂被水从开挖间隙中带出; 3)合理的盾构密封控制可以防止涌水涌砂事故; 4)在竖井中设置双层混凝土导台,有利于调整盾构姿态以准确推上钢托架; 5)经过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2台土压平衡盾构成功完成水下接收,竖井内无涌砂,地表沉降控制在规定值以内。  相似文献   
164.
陈小羊  徐桃  张浩  张峰  郭茶发 《隧道建设》2020,40(3):411-416
在暗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开挖之前需要进行降水。常规的管井降水技术中,过滤层是开挖之后再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对于地质条件为强风化花岗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在总结常规管井降水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常规管井降水技术进行改进,将管井周围土体直接作为透水性材料,通过高压风自动形成反滤层,形成新的降水技术,新技术减少了过滤层包裹和反滤层回填2 道工序。将该降水技术应用于厦门地铁4 号线暗挖隧道施工中,通过测算,单孔可节约过滤料 2. 92 m3,节约施工时间10 h 左右,同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环保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65.
简要介绍宝钢马迹山港一期工程主要的地质条件,根据其所处的区段不同,采用不同的基础设计方案。马迹山岛断裂带规模不大,属非活动断裂,不会对工程构成威胁。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占据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可采用打入桩基的岙口古海槽地段,余下的地段基岩埋藏相对较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后续建设必须根据各区段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进行。  相似文献   
166.
Driving of off-road vehicles (ORVs) on sandy beaches is common and widespread, but is not universally embraced due to put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beach biota. For ORVs to impact the beach fauna, traffic areas must overlap with faunal habitat: a fundamental pre-requisite for impact assessments but as yet un-quantified for sandy beaches. Thus, 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ORV traffic on five Australian beaches, and measure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tidal macro-invertebrates overlaps with traffic zones. Traffic volumes on beaches can be considerable (up to 500 vehicles per day). The position of beach traffic across the beach-face is principally governed by tides and driver behavior. Despite driver education campaigns to the contrary, a considerable fraction of vehicles (16–67%) traverses the soft, upper shore near the foredunes. The majority (65%) of burrowing invertebrate specie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s directly exposed to traffic, save for species inhabiting the swash zone. Because beach traffic presents a formidable management challenge, a fundamental first step in identifying whether ecological impacts are indeed likely, i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flict between human pressures (e.g., ORVs)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e.g., beach fauna). Although this potential is certainly substantial for sandy shores used by ORVs, the actual ecological impacts on the intertidal fauna can only be predicted in situations where the responses (e.g., direct mortality, behavioral changes) of individual species to beach traffic are known.  相似文献   
167.
张学文 《隧道建设》2018,38(2):308-315
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由于粉细砂层成岩作用差,遇水呈流塑状自稳性变差,隧道施工困难,极易发生塌方,塌方处治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为解决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后砂层松散、流动性强、无自稳、塌方处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安全快速通过塌方段,以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塌方处治为工程实例,就如何采用 “真空降水+双层大管棚+小管棚+双侧壁法”有效处治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进行详细论述与总结,成功案例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8.
夏毅敏  姚菁  吴遁  陈鹏  王洋 《隧道建设》2018,38(3):392-398
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是将开挖下的石碴从掘进界面输送出来的核心系统,石碴在环流管道内的流动特性是决定石碴能否顺利输送的关键。论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建立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水平直管内石碴运动模型,研究石碴形状系数、等容粒径和数量对石碴起动速度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在石碴等容粒径相等情况下,不同形状的石碴起动速度大小顺序为: 椭球体>扁平状>近球形;当石碴等容粒径为38.5、42.5、53.3、56.2、58 mm时,石碴起动速度分别为0.48、1.06、1.26、2.36、4.7 m/s,随等容粒径的增大呈指数增大;随数量的增多呈对数增长,多颗粒起动速度随数量的增多增幅较为平缓,最大增幅为21%。  相似文献   
169.
狄晓红 《隧道建设》2018,38(5):865-872
为探索矩形顶管机在砂卵石层中的适应性,以成都市下穿人民南路人行通道矩形顶管项目为依托,对矩形顶管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组合式刀盘布置、下部刀盘减阻技术、螺旋机叶片安装位置和闸门结构形式等切削及排渣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同平面刀盘开挖形式,可减少前后刀盘布置带来的卡卵石现象,避免卵石对刀盘的的冲击,更能适应砂卵石地层的施工; 2)全部或部分切除下部刀盘加强大圆环,进行结构优化,在满足砂卵石地层开挖需求的同时,降低切削转矩20%左右; 3)带式双螺旋输送机螺旋叶片伸入土舱设计使螺旋输送机携渣能力提高3倍,且弧形闸门装置能够对渣土实现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170.
王广宏  罗利彬 《隧道建设》2018,38(Z1):142-147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是极软岩地层中非常特殊的地层,因成岩不均匀,水动力环境复杂,地层力学特性差异性大,复杂多变,岩层整体缺乏自稳性,遇水易发生溜塌、滑移、涌水涌砂、基底软化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为解决该地层施工难题,以便安全、快速的施工,文章以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出口现场施工中采用的垂直深井降水+超前真空深孔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的3级降水方法为例,总结在该地层条件下降水的设备、工艺、工法和技术参数,基本解决了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施工降水难题,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隧道洞内降水作业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