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234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15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论述了浙江上(虞)三(门)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6#(K92+324~K92+850)特大型深层滑坡的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2.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双导洞超前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文 《隧道建设》2016,36(5):577-584
在建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施工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为了解决由于出水量大,岩性软,成岩作用及稳定性差,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含水粉细砂层软化现象明显,常呈流塑状,无自稳性,造成大断面隧道施工极其困难的问题,结合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围岩特点研究采用了双导洞超前法施工,通过导洞超前降水、先行稳固拱脚,解决了富水粉细砂层大断面隧道开挖困难、初期支护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夏站辉 《隧道建设》2015,35(Z2):147-152
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桥站-天津站站盾构区间工程实例,为了解决在特级风险源极复杂的地面环境下穿越高富水承压软弱地层进行盾构接收工作的风险问题,采用洞内水平加固结合混凝土箱接收技术,成功控制各项沉降指标,同时,有效地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等风险,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刘金祥  蔡辉 《隧道建设》2015,35(Z2):171-175
以西安地铁3号线TJSG-4标砂性土层条件下所选用的盾构施工案例为依托,通过总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掘进困难问题和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分析指出产生掘进困难的各种原因。当砂性土层的标贯击数大于45击时,这就是影响盾构选型和刀盘刀具设计的主要因素,对刀盘刀具的耐磨性要求比一般砂性土层更高。  相似文献   
95.
高登 《公路》2011,(11)
开展了Trapdoor试验来模拟砂土层中盾构隧道的开挖,研究了Trapdoor上部竖向土压力的转移机理,总结了国内外土拱区侧压力系数K的取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给出其建议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上覆土体通过拱效应把作用在衬砌管片上的部分竖向土压力传递到两边不动土体,从而导致竖向土压力明显减小,而水平向土压力有所增加;当土拱效应充分发挥时,按侧压力系数K=1计算得到的Trapdoor上部竖向土压力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6.
四川西北地区砂卵石土的直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玲玲  姚勇 《路基工程》2010,(3):162-163
通过对大粒径砂卵石土进行直剪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密实度、含水量和粒径大小对砂卵石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卵石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随着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含水量对其影响甚微;随着粒径的增大,抗剪强度指标迅速提高。试验结果对四川西北地区砂卵石土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罗松  张浩然 《隧道建设》2010,30(3):317-319,335
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尚属首次,为探讨解决盾构施工造成地层的滞后沉降引起的地表塌陷问题,通过对产生滞后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施工经验,提出砂卵石地层滞后沉降的预防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只要对滞后沉降给予足够认识和充分重视,并采取恰当措施,滞后沉降引起地表塌陷是完全能够减少甚至避免的。  相似文献   
98.
刘艳滨 《隧道建设》2010,(Z1):284-291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明挖区段紧邻风貌建筑群,其长大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风貌建筑群的使用和安全。外滩通道深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体系,用封堵墙和加固墙将长大基坑化长为短,提高地下连续墙插入比,槽壁两侧土体采用三轴搅拌桩预加固,坑内加固结合降水措施等,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减少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变形。通过对保护建筑的专业检测、评估,确定基坑施工的保护标准;坚持信息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测及数据分析,为制定和实施深基坑周边风貌建筑群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杨晓华 《隧道建设》2014,34(8):721-730
依托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试验段工程,对砂卵石地层中双洞地铁隧道盾构选型和地层变形进行研究。引入盾构扭矩和推力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应用于现场工程施工和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中,分析了双洞隧道先后施工时,地层沉降槽的范围、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开挖引起的横向和纵向水平方向上地层位移影响范围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越接近地表,隧道先后开挖对沉降槽的扰动效应越弱; 2)由两隧道同向先后施工引起的地层最终沉降槽非对称特征明显; 3)水平向地层的扰动效应叠加,地层易出现剪切变形,需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4)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所采取的施工工法合理,施工沉降总体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
为了降低刀具的磨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兰州地铁工程施工案例为背景,对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刀具磨损的问题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得出刀具的磨损规律,在刀盘设计和刀具组合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渣土改良、盾构掘进参数、盾构姿态和一般欠土压模式掘进等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地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减少了刀具更换的次数,加快了工程进度并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解决了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卵石地层掘进刀盘被卡、地面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