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208篇
公路运输   759篇
综合类   384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293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风沙地区铁路选线勘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蔺全林 《路基工程》2013,(2):151-154
风沙地区铁路工程的选线和勘测是铁路修建前期工作中很重要的阶段。结合乌锡线的勘测及施工经历,通过实例总结了风沙地区铁路前期选线中,地质勘察的一般方法和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使勘测工作能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72.
为分析石膏质岩隧道衬砌结构置换施工后的受力特征,依托杜公岭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实例,在隧道病害处治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对6个不同病害现象的典型断面新置换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变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等进行为期2.5年的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新置换初期支护单独承载的3~5个月时间内,初期支护的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均较小,其中5个测试断面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量最大,其分别为6.8,6.4mm;新置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较小并且在二衬浇筑后较短时间就达到稳定状态,其中64处测点(总计72处)应力小于100 MPa;边墙芯样发现石膏、硬石膏成分的断面在二次衬砌浇筑后的26个月内,其边墙或拱顶测点的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仍有明显变化,其中个别测点经过10~20个月才能达到峰值,另有个别测点在3~8个月到达峰值后受干湿交替环境影响会出现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主要受到围岩中硬石膏的膨胀作用,石膏的吸水软化作用不明显,其围岩压力具有缓慢发展的特点,新置换二次衬砌承担了主要的围岩压力,新置换初期支护安全性较高;建议石膏质岩地层隧道二次衬砌不宜过早施作或者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置缓冲变形层,以充分发挥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减小二次衬砌承担的围岩压力。  相似文献   
73.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结论对于判断围岩稳定性和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一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介绍了围岩体内位移测量设备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对其围岩体内位移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4.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的变形破坏理论已非常成熟,但随着钻探深度不断的增加,岩石将要面临高地温、高围压的环境,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钻进过程。通过研究旋转钻进过程中能量的传递转移,建立岩石破碎的简化模型,利用单位体积破岩能耗来探究温度对钻进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围压作用下,温度升高而岩石的弹性模量却逐渐减小,压入深度随温度升高呈抛物线形上升,破岩功耗随温度呈曲线上升,并在经过阀值温度400℃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5.
张炜 《隧道建设》2008,28(1):6-10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发展,将会不断遇到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客运专线隧道大断面软弱围岩施工的现状,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隧道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6.
双层采空区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活化"既有采空区,影响隧道及采空区周围地层的稳定性。由于双层采空区的特殊性,采空区与采空区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建立双层采空区隧道模型进行计算,考虑采空区高度及采空区之间间距的影响,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形变及位移、围岩应力及围岩塑性区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双层采空区存在时,当采空区之间间距大于20倍煤层采高时,双层采空区可按单层采空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7.
干湿交替条件下膨胀围岩隧道的力学性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围岩材料,制作室内膨胀围岩隧道物理模型。通过对隧道模型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得出围岩在吸水及失水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及衬砌应变-时间关系曲线。试验认为在吸水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围岩压力都经历了增长、减小、不同速率的再增长3个阶段。衬砌变形则经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急剧减小、微增长4个阶段;在失水过程中,从整体上可以将围岩压力变化分为两部分,即围岩失水收缩致使衬砌和围岩的接触压力下降导致围岩应力值减小以及土体收缩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应力监测值增大。并分析这种变化规律的形成机理,证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存在。为今后膨胀围岩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8.
张承高速崇礼-张承界段路线全长101.807 km,路基的稳定性是整个建设项目的重点。对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土质路基、石质路基、填石路基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施工要求,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9.
结合郝家村隧道施工实例,首先阐明了研究水平岩层垮塌整治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隧道工程区域内的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郝家村隧道水平岩层的地质特征以及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围岩变形垮塌的演化机制和破坏机理。最后对坍塌段的整治原则、开挖方法、支护措施、监控量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郝家村隧道的具体情况,给出了相关隧道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0.
全长粘结岩锚抗拔受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锚杆与锚固浆之间界面耦合机理,分析了岩锚抗拔状态下界面剪应力的分布特征。基于变形协调得出小荷载情况下界面剪应力随离锚固受力点距离的增大成指数衰减,并随荷载增加,界面出现4个变形段,分离段和残余变形段随着塑性区开展产生非耦应力向远端传递。耦合区界面剪应力分布与小荷载情况不同,其相关模量参数可采用综合折减系数表示。同时,提出了单孔多锚杆受力剪应力衰减模型,并通过试验证示了现场锚杆在荷载逐级加大时,剪应力峰值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