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在轴重相同条件下,车辆相关结构参数及悬挂参数变化对独立轮对型式轻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特性,特别是研究通过曲线时的轮轨作用力、脱轨系数、摩擦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车辆乘坐舒适度指标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寒冷环境下牵引电机需考虑的关键部件,分析了寒冷环境对牵引电机关键部件的危害性影响,并逐一提出了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13.
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家庄市环城公路跨石太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转体斜拉桥)的施工,对桥梁平转法施工中的关键工艺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以后同类转体桥梁的转体施工控制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设计出易于安装及落车的提速客车转向架转臂结构,基于变密度法和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法对转臂进行了拓扑优化和强度分析。以HyperMesh/Optistruct为拓扑优化分析平台,创建了转臂的拓扑优化模型;以I-DEAS软件为多体接触分析平台,建立和分析了新型转臂的多体接触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新型转臂结构在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下,不仅从整体上改善了结构的应力分布,使应力分布更趋均匀,而且转臂的质量也比现有结构的质量下降了9.7%。  相似文献   
15.
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具有依靠重力刚度使车轮回复到径向位置的能力。建立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的运动方程,并采用踏面斜率的泰勒级数对重力复原力的表达式进行简化。自调节独立车轮轮副的摇头运动类似于单摆,其频率取决于接触点的踏面锥度。为衰减轮副的摇头运动,需设置一附加阻尼,阻尼比要达到0.5。提高自调节独立车轮的复位能力,需要车轮踏面具有较高的锥度,使用接触角踏面反推法设计了适合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的踏面,建立相应的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具有理想的通过曲线性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知,一旦耦合刚度合理匹配,该转向架就会在二系悬挂系统和柔性耦合元件的协调作用下自动把前后轮对调整到径向位置,这说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有望彻底解决独立轮对的导向难题。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全面分析了耦合刚度对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其影响规律,获得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耦合刚度的最佳匹配关系,为今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能产生类蛇行运动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7.
为预测大型机组状态,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研制了具有开放性和柔性的虚拟仪器平台下的预测系统,以适应不同用户和不同环境.该系统在LabVIEW平台下并结合VC 编程实现,在工业现场得到实际应用.在大型供水机组上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以预测机组趋势性故障13期、减少维修次数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AIP系统丝网填料旋转床压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系统不锈钢波纹丝网填料旋转床吸收器在气液两相逆流条件下的气相压力降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压力降预报理论模型.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计算丝网填料旋转床吸收器气相压力降的半经验公式.理论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20.
车轮影响着整个汽车的外流场特性,车体周围的流场由于旋转车轮的存在而复杂化。通过对带有车轮的汽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无车轮、静止车轮和旋转车轮的计算结果,得到旋转车轮对汽车的尾涡结构、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有重要影响。车轮在汽车外部复杂流场的数值计算中不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