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1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无摇枕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前轴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而后轴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对导向性影响较小。因此,为了同时保证其曲线导向性和直线稳定性,对转向架一系纵向刚度可采取前后轴非对称布置。建立具有14个自由度的非线性车辆模型和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的运动方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对4种非对称布置方案的转向架曲线导向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刚度以车辆中心对称布置时,若外侧轮对纵向刚度小,内侧轮对纵向刚度大,则前转向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后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变差,但其摇头角比前后刚度较大的方案要好;当第一、第三轮对的纵向刚度较小和第二、第四轮对的刚度较大时,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好,且又改善了其在直线上的横向稳定性,是较适合高速运行的转向架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2.
一种基于转速反馈的独立轮对的主动导向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左、右轮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对独立轮对的摇头量进行主动导向控制,并研究控制的效果。研究表明:如果仅使用左、右轮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只能使轮对达到纯滚线位置;但在经过补偿速度和轨道曲率的信息后,能使轮对达到线路中心位置。采用转速差反馈主动导向控制后,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反馈增益的稳定区域随着速度增大而减小,补偿速度和轨道曲率信息不会改变控制增益的稳定区域。仿真分析表明这种主动导向控制方法所需要的功率很小。这种方法的反馈量,即左、右轮对转速差可以通过测量车轮的转速而获得,因而这种主动导向控制方法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采用Inventor软件建立舞台板转动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用Inventor软件的插件Simulation模块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对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有指导意义。所使用的仿真方法对舞台板转动机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及其耦合刚度的选择,提出了耦合机构的一种实现方案,并给出了耦合机构的刚度公式。  相似文献   
75.
张林 《汽车科技》2009,(2):35-39
为了解决EQDN系列CNG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改进天然气喷射阀及火花塞的结构,提升其性能,从而使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76.
冯祖龙 《汽车电器》2012,(10):64-66
通过根据ECM的传感器及信号输入及输出的逻辑关系,对一辆宝骏630手动档发动机换档过程转速异常升高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查找,最终找出导致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武汉市二环线上跨铁路立交桥主桥采用(30+138+252+80)m高低塔钢箱梁斜拉桥,桥面宽达45m。考虑该桥上跨多股铁路轨道,桥址铁路建筑物复杂,为减小对既有线运营的影响以及满足施工场地空间等要求,该桥主桥采用转体法施工。主梁采用整幅钢箱梁,桥面按双向8车道设计,两侧预留人行道;桥塔采用独柱形混凝土桥塔,高、低塔桥面以上塔高分别为75m、40m;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采用42对斜拉索,斜拉索布置在内侧,梁上索距12m。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式方案结构合理,造价经济。  相似文献   
78.
新建浦东大道赵家沟大桥主桥为下承式系杆拱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工艺,其中拱肋采用在桥面结构上搭设塔架施工的竖转提升工艺,纵、横梁及桥面板支撑采用混合支架。临时支架采用609钢管桩+贝雷梁+48小钢管组成的复合支架形式,承受桥道系结构施工时的荷载、预应力张拉引起的次效应以及竖转提升工艺所传递的荷载,受力较为复杂。采用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对支架与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及实践监测数据表明结构安全,支架的各部分构件受力满足要求,所设计的支撑柱改善了桥道系结构、贝雷梁以及钢管支架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79.
旋转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临界区Re=1.4×105条件下,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均匀来流作用下的旋转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非旋转时的实验和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文中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转速条件下(0≤α≤2,α为圆周线速度与自由来流速度的比值)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圆柱旋转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旋涡脱落,随着转速的增加,可大幅提高其升阻比,主要表现为阻力系数减小而升力系数线性增大。当α=2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在经过短暂过渡期后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80.
以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跨铁路桥为例,阐述了大跨径小半径曲线转体桥转体结构的设计要点和应对此类桥梁上部结构恒载横向偏心的处理方法.通过Midas软件建模,计算分析了转体结构悬浇阶段的抗倾覆稳定性随悬浇节段的变化规律,并对转体阶段的结构稳定性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