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111篇
公路运输   302篇
综合类   460篇
水路运输   296篇
铁路运输   45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通过对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利弊的分析,介绍了工程建设中,和谐地质-生态环境与安全的理念.  相似文献   
82.
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评估与耐久性寿命预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交通部新近颁布的《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中关于已建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的前提条件、检测与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检测评估内容及评估分级标准等主要规定作技术说明,重点介绍和说明港口水工建筑物耐久性检测与评估的相关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83.
针对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地头沟特长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安全风险源辨识研究,涉及建设条件安全、结构方案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及运营管理安全等方面,可作为类似工程借鉴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84.
结合水下反恐需求,讨论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外已公开的蛙人探测声纳;对国内两家单位共同开发的最新型蛙人探测声纳开展研究,并阐述其运用到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反恐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5.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在实际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复杂,原有规范不完全适用。结合实际工程,考虑钢板桩变位不能完全复位、低桩承台卸荷等因素,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码头结构主要构件的内力,从桩基与承台连接方式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从而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美国人对安全准备工作的内涵与认识。虽然新安保措施的着重点主要放在航空运输方面,但人们也更加注重陆地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形势,因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9·11"之前的私人财产犯罪转变为恐怖主义活动。然而,美国的铁路运营安全却被现实的情况所限制:当前紧缩的财政预算无法构建一个巨大的、均匀分级的保安网络。上述的两种形势相互作用,促使有关部门在"9·11"之后采取更为合理和实际的铁路安全措施,并由此催生了一些新方法来解决在根基上原本就脆弱的网络体系问题。交通安全部门和民间研究小组的结论是:对所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一整套安全设施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
简要介绍汽车门禁安全防盗系统的历史沿革,阐述PKE(身份识别卡)的功能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整体设计方案,并对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性能优势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8.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张拉纵连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6个施工步骤分析底座从浇筑、张拉再到锁定整个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研究表明:张拉前需确定底座锁定板温,以控制底座温度变化幅度;张拉时整个断面需均匀张拉,避免出现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混凝土拉裂,当底座温差较大时,必须每隔24 h重复张拉1次,直到达到最终的张拉量;张拉完成后,BL2后浇带必须待混凝土浇筑段内应力均衡后方能浇筑。  相似文献   
89.
随着攻击技术的日新月异及攻击数量的与日俱增,提高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的效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中,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提高防御能力是一个新的思路。文章介绍了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的概念及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Despite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context on transportation, there have been very few attempts to explore specific cas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fluenc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cial practice of slugging, an informal system of carpooling in the Washington, DC area. Slugging emerged in respons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Virginia’s High Occupancy Vehicle (HOV) lanes in the early 1970s, as single drivers picked up riders alongside the road (slug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riving in the less congested HOV lanes. Drawing on the work of sociologist Anthony Giddens, as well as the sociological insights of Georg Simmel and Stanley Milgram, we suggest that the practice of slugging highlights the processe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ructuration. This paper details how the region’s mass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and urban culture have combined to result in an institutionalized practice with particular norms and logics of behavior. We conclude that looking at specific cases where social context has affected transportation, like slugging, could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context on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