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3 毫秒
41.
通过闸底长廊道顶缝输水系统和闸底长廊道侧向短支孔输水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闸底长廊道顶缝出水输水系统的特点,说明闸底长廊道顶缝输水系统具有减小输水系统的阻力系数、缩短输水时间、改善闸室停泊条件、减少闸室悬移质的淤积、简化输水系统的施工难度等优势,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供设计和科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2.
陆俊 《水道港口》2006,27(4):249-252
随着长三角感潮河段船闸船舶量的迅猛增加,研究新型口门船闸布置与运行方案很有必要。结合南通船闸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经研究提出了新的船闸布置方案,即在现船闸下游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个闸首,使现船闸具有3个闸首、2个闸室及2个引航道,提出了新的通闸运行方案和新船闸方案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3.
王建民 《交通科技》2006,(2):101-103
利用氮化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耐磨性能与疲劳强度,改善耐蚀性能和抗擦伤性,可大幅度提高重要船闸运转件摩擦副使用性能,延长船闸的大修周期。实验及实践应用表明,经氮化处理后的38CrMoAlA钢制作的蘑菇头帽、蘑菇头摩擦副在水润滑状态下可安全运转20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44.
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共用中间闸室墙,其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复杂,采用传统的结构力学方法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长洲三四线船闸中间闸室墙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中间闸室墙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5.
姜红权 《水运工程》2011,(6):122-125
三堡船闸年设计通航能力为850万t,目前实际过闸量达3000万t.从增加船闸有效尺度、改善候闸条件、新建船闸3个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探讨提高三堡船闸通航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6.
王昆 《中国港湾建设》2011,(1):52-54,62
固镇复线船闸上游引航道受京沪铁路浍河大桥的制约,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中心线与河流主流流向之间的夹角较大,产生的横流、回流等对上游航道航行安全不利。试验揭示了引航道口门区横流流速及其变化规律,测定天然状态及设计状态下上、下游引航道口门的流态;对船闸口门区及引航道布置进行论证,对引航道口门角度、导堤、切滩等工程提出优化方案,以满足规范要求的口门流速标准。  相似文献   
47.
周勤  尹崇清 《水运工程》2007,(12):77-80
结合嘉陵江苍溪、新政、金溪、凤仪场枢纽等实际工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外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船闸引航道口门外连接段出现回流的几率低,其水流条件主要由纵向流速Vy和横向流速Vx控制,对于山区河流Ⅳ级航道,当连接段布置在主航道一侧时,其水流控制指标Vy≤2.6m/s.Vx≤0.4m/s时.船舶通过连接段进出闸的航行状态均较好。  相似文献   
48.
徐兵 《交通科技》2013,(6):122-124
根据我国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建造的广式船闸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船闸的平面尺度,研究了过闸船舶进出闸的运行方式,找出广式船闸闸门和闸首结构频繁被船舶碰撞受损的原因.提出在闸口应用导航墩来延长导航段长度,并优化导航墩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9.
刘老涧船闸是位于京杭运河苏北段上的复线船闸。为解决船闸在二、三线同时泄水时,一线船闸下闸首反向水头过高而使人字门启闭机机构损坏的问题,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船闸上、下游水流条件进行计算,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判别改善方案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劣,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工程措施。针对天然河道边界复杂等特点,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水流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计算。  相似文献   
50.
船闸阀门主轨道的改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阀门主轨道在船闸运行中的实际应用角度,阐述主轨道的几种常用形式和技术改造过程,分析各种主轨道在运用及其维修中的利弊,论证目前所用主轨道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