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2篇
  免费   677篇
公路运输   3862篇
综合类   3302篇
水路运输   2508篇
铁路运输   1671篇
综合运输   40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1080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848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在确定权重上的不精确性,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桥梁进行等级评估。通过大量输入数据的训练得出实用的判决系统,不仅消除了权向量选取仅靠经验的缺憾,而且加快了判决结果的得出。通过各次权值对比与误差分析,证明了神经网络的有效收敛及该方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92.
大跨度桥梁这种大、轻、柔结构在承受扰动时,响应呈现明显的波动现象.出于对该类结构进行局部控制和健康安全监测的需要,应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对方波脉冲作用下的有损伤简支桥梁进行波动分析.桥梁结构的局部损伤用减小单元的杨氏模量来模拟.比较方波作用下有损伤结构与无损伤结构跨中处的弯矩波,研究损伤程度对弯矩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方波脉冲以力偶方式作用时,通过结构跨中处的弯矩波曲线能够准确的判断损伤存在,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区域.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的机理、工艺以及在我国第一条无碴轨道试验段上的应用情况。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长螺旋钻机在岩层中成孔,用电流法控制钻头的入岩深度以及利用钻机进行先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等关键施工技术,为我国的客运专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隧道工程局第一工程处承建的南昆铁路横口3#大桥、八渡4#大桥主跨均为2*64m上承式连续钢2梁,借鉴预应力钢盘混凝悬臂灌筑的方法,采用双向对称全悬臂拼装架设,获得成功。该工法机械设备投入少,拼装工作量减少一半,增加一个工作面,施工周期短,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有限元原理及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求解结构单元形函数的方法。首先,根据结构单元的变形微分方程求解结构变形的常系数解析式;其次,根据单元的边界条件求解相应的系数表达式,并将求出的系数表达式代到解析式中,形成关于单元局部坐标的解析式;最后,提取单元节点广义位移向量,形成单元的形函数矩阵。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结构典型杆单元、梁单元的形函数进行求解后发现,所获得的形函数与相关文献提供的形函数完全一致,表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并且同样适用于其他结构单元形函数的求解,从而为有限元的进一步推广和拓展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高景华  李宏 《北方交通》2008,(4):142-144
通过反射波法在钻孔灌桩检测中应用实践,总结了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对一般检测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指出了双参数法微分方程在公式推导与参数取值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微分方程中深度的幂数进行了修正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修正参数后的推导公式克服了原公式取值只能为正整数1和有限个小数的缺陷,使取值可取任意整数和小数,从而拓宽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当桩在弯矩和水平力共同作用时,利用桩的边值问题可求得桩身各截面的弯矩、剪力、位移、转角。实例计算证明,用修正后的幂数作为参数,推导正确,取值灵活且与实测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998.
对钢桥面板整体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横向应力在横桥向的分布表现出类似弹性支承多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且顶板横向应力基本全部为弯曲应力,膜应力很小,在顶板-纵肋连接处纵肋应力远小于顶板横向应力。顶板-纵肋连接处的应力纵向和横向影响线很短,疲劳验算可不考虑同一车辆轴重间的相互影响及多车效应。增加顶板厚度可大大降低顶板的应力幅,铺装层的完整性对钢桥面板十分重要。此外,还对该类型接头的疲劳分级及现行欧洲规范Eurocode和美国规范AASHTO LRFD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分析。为考虑车辆荷载通过引起的非成比例多轴疲劳效应,轮荷载滚动加载足尺模型试验和分析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目前远动系统数据库在设计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远动系统过于依赖数据库服务器或磁盘阵列,存在不可靠因素.提出将系统运行参数等实时数据与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历史数据相分离的原则,分别建立全分布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新的改进方法从源头上消除了远动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reduction technologi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survivability of the militarynaval vessels. Ship appearance shaping as a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of RCS reduction redirects the scatteredenergy from one angular region of interest in space to another region of little interest. To decrease the scatteringelectromagnetic signals from ship scientifically, optimization method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 shaping design.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section design method,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for optimalshaping design were established. Because of the computation-intensive analysis and singularity in shapingoptimization,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combined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proposed. The poly-nomi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dopted in model approximation. Then genetic algorithms were employedto solve the surrogate optimization problem. By comparison RCS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the optimal design,the superio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were verified.Ky words: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characteristic section design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proposed. The polynomi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dopted in model approximation. Then genetic algorithms were employed to solve the surrogate optimization problem. By comparison RCS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the optimal design, the superio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were ver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