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8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Stopher  Peter R. 《Transportation》1998,25(2):187-205
This paper examin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ousehold travel surveys that collect data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odeling efforts. The paper then introduces the notion of a total survey design and elaborates on what is meant by this concept. This is done first in the context of standard surveys of revealed choices. The paper discusses aspects of content and respondent burden and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respondent burden through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content, question design, and question ordering. The paper also explores some issues of survey "friendlines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activity surveys versus time-use surveys, with some observations about the potential of time-use surveys to eliminate some of the burden and content problems of previous diary designs. The remainder of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issue of collecting stated-response data and examines two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collection: simultaneous collection of th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and "on-the-fly" development of the alternatives for the stated-response questions, or sequential collection of contextual data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d-response questions. The paper also addresses issues of respondent burden that aris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stated-response survey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exploration of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collecting stated-response data,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US situation.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stresses again the need for a total design concept for collection of stated-response data, as well as for the simpler collection of more standard revealed choice data.  相似文献   
122.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方法研究中未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行为,基于决策理论考虑确定型偏好行为对艰险山区铁路线路方案选择的影响,力争构建最佳决策方法来契合决策者的确定型偏好行为。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考虑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犹豫度,通过直觉模糊交叉熵距离度量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或差异程度;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方案比选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条件及环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评价指标层;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思想,考虑评价指标层在权重完全未知和部分未知两种情况下的决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指导艰险山区铁路选线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123.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客运应该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通常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方案来保障其实现.本 文针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问题,提出一套全面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应用模式/程序,在城市客运交通模式战略选择、城市内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汽电车通道交通设计三个层次上,定量化地解决公共交通优先度的评价、选择、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权利的均衡间题,成果可应用于大城市确定客运交通战略,并一贯性地部署城市各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和指导具体的公共客运通道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124.
平面密集停车是一项全新的停车方案,利用四向移载设备配合停车托盘来实现密集停车功能. 为研究其调度问题,利用改进最短路径算法求解平面密集停车场内任一车位上车辆出库调度的综合最短路径. 不同客户对时间和费用的偏好不同,电机空载和满载时能耗不同导致调度成本不同,故引入时间权重和能耗权重两项指标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仿真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车辆调度模型可用于密集停车场的出库调度,在保证车辆调度出库时间合理的基础上节约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实现了经济环保的目标.本研究对智能平面密集停车场的推广应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5.
胡晓端 《隧道建设》2007,27(2):99-101
分析了我国企业的资金结构现状,介绍了我国企业股权筹资偏好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我国企业偏好股权筹资的原因,并指出了股权筹资偏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6.
自适应路径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的路径规划系统普遍采用距离最短或时间最少等单一指标,不能自动识别驾驶员路径选择习惯,为驾驶员自适应地提供符合驾驶员偏好的诱导路径的问题,设计了自适应路径规划系统的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偏好的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算法中设计了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偏好的多目标路阻函数、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加权评分分析的评价指标确定方法以及驾驶员路径选择偏好权重的确定方法。最后,利用Mapx、VisualC++和Access数据库联合开发出了自适应路径规划系统,并用长春市驾驶员的实例数据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算法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7.
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对ATIS实际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影响。本文以大连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专项调查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并定义ATIS信息因子,对公共交通相关ATIS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引入公共交通出行者年龄、职业、先进通讯技术使用情况等个人特征变量,建立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Binary Logit 模型,对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交通出行者个人特征与ATIS信息内容特性对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应进一步面向公共交通出行者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8.
蒋寅  李彤 《城市交通》2009,7(2):68-73
为揭示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的一般规律,采用SP调查中的卡片式面谈调查法,运用市场细分法确定调查规模及抽样率,采用计算包容性检查矩阵等数据处理手段,估算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比较了出行行为时间价值与单位工作时间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时段的时间价值,研究了出行收入与时间价值的变化规律。得出现阶段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的分布,表明大部分出行者不愿为出行支付较高费用,但随着收入增加,出行行为时间价值将会快速增长,使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大,城市出行方式结构可能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29.
李娜  陈小鸿  熊文 《城市交通》2009,7(5):72-77,20
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有轨电车建设中的道路景观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模拟评价法相结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的群体对道路景观的重视程度以及对道路景观的偏好。结果表明:在有轨电车建设中,使用者最重视的是污染问题,对道路景观的改善重视程度并不高,尤其是男性;道路绿化是影响景观的首要因素,而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轨道对景观的影响并不大;道路绿化形式中,使用者偏向于行道树+草坪的形式;雕塑小品形式中,园艺景观小品最受欢迎;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和地面铺装形式中,最受欢迎的是没有供电接触网且为草地铺装。  相似文献   
130.
基于2009-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售面板数据,结合车辆特性构建Logit模型,分析车辆特性衍变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对比中国和瑞士乘用车的消费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发动机燃油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占比更高;重型车比轻型车更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燃油效率的边际值在大功率汽车细分市场中较小,即最可能产生更多污染排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