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538篇
综合类   1345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5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在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中,出行结构是表征研究年交通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指标. 本文针对交通影响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出行结构指标主观性强且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在分析出行结构指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城市宏观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各因素对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出行结构的影响,通过细化交通分区及出行人员分类等手段,构建了交通方式划分的多层次Logit模型. 并以北京为实例标定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整合了出行结构研究成果,初步得出了北京市各分区以及轨道交通沿线出行结构的参考值,为建设项目的出行结构指标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2.
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过街设施设置得不合理引发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城市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特性,找出过街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心理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并给出基于交通心理的过街设施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53.
针对目前抗震规范无法满足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的问题,以上海长江大桥工程为背景,阐述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及性能目标,并通过地震动参数和主辅通航孔桥的抗震性能研究,形成基于结构(或构件)寿命与性能和构件能力保护的抗震设计方法,以保证上海长江大桥工程抗震安全性,为日后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54.
为研究夜间弹性公交的可行性及乘客群体对其运营方案的选择行为,首先使用叙述性偏好(Stated Preference, SP)调查法对夜间弹性公交进行市场潜力调查,通过设定夜间常规公交与夜间弹性公交的对比方案及夜间弹性公交的运营参数对比方案,围绕出行费用、车辆绕行时间、步行至站台时间3 个影响因素,对乘客进行选择偏好分析。然后,运用非集计模型效用理论,校正了乘客选择弹性公交的概率模型。最后,对绕行时间价值及步行时间价值进行计算,针对不同费用情况下的夜间弹性公交分别进行了最优偏移系数讨论及计算。结果表明,夜间弹性公交在参数设置恰当时具备良好的市场潜力,乘客选择率高达82.3%;乘客更倾向接受增加乘车时的绕行时间、减少步行时间的运营方案;公交的偏移系数应随着票价的改变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55.
考虑行程时间不确定性的服务设施时空可达性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拥挤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出行者的行程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行程时间不确定性是影响人们出行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某些重要活动(如就医等),人们对行程时间的可靠度有较高要求.本文以南京市玄武区综合医院的时空可达性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和行程时间预算模型深入探索多模式交通网络中服务设施的时空可达性,提出了考虑行程时间不确定性的时空可达性度量方法,针对不同交通模式分析了出行者的风险规避行为,为城市多模式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布局提供了有效依据及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交通模式,在不同可靠性下服务设施的时空可达性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56.
针对城市公交系统客流空间分布和线网运力配置不均衡问题,提出公交线路间差异化定价策略,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需求分布. 针对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票制模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利用基于Logit 的线路间客流分配方法,并以总社会成本最低为目标,以满足输送能力和收费额度等为约束,建立了固定需求下的城市公交线网的差异化票价策略优化模型. 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综合优化各线路的票价水平和发车频率. 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到典型公交线网上,算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在较低的收费额度下即可实现较为明显的网络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57.
为了评价供需服从任意分布时的路网总行程时间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四阶矩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路网出行总时间的四阶矩,然后推导总行程时间预算与四阶矩之间的关系,继而定义了路网总行程时间可靠性,并采用逆向求解方程得到该值.通过在大型算例路网上进行测试,得到该网络的不同预算下的总行程时间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路网总行程时间可靠性随着总行程时间预算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靠性趋于稳定值1.0,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说明计算机模拟加上逆向求解的基于四阶矩的可靠性算法是一个有效的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供需随机分布路网的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中.  相似文献   
958.
为了揭示驾驶风格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取表征驾驶风格的特征参数,对不同风格驾驶人在感知层和操作层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基于驾驶行为问卷对18名中国非职业驾驶人进行了驾驶风格问卷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将被试驾驶人分为谨慎型、正常型和激进型3种类型。接着,被试驾驶人在搭载了SmartEye眼动仪的驾驶模拟器上开展了高速公路行车环境下的驾驶试验,同步采集了感知层的视觉特性参数和操作层的驾驶绩效参数,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将驾驶样本按照驾驶风格和驾驶模式(换道意图和车道保持)进行了划分,共选取了810组有效样本。最后,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风格驾驶人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注视行为、扫视行为、横向控制特性、纵向控制特性方面相关参数的差异显著性,并提取了不同风格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参数作为表征驾驶风格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驾驶风格越激进,驾驶人对周围环境关注越少,对车辆的横向控制稳定性越差,急加速和急减速行为发生的频次越高;不同风格驾驶人在意图时窗内对后视镜的注视次数(p=0.002)、方向盘转角熵值(p=0.04)、加速踏板开度(p=0.01)、制动踏板开度(p=0.02)这4个参数的差异均较为显著,因此可作为表征驾驶风格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59.
为提高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带乘客出行时间窗约束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法。给出了乘客出行站点合并方法,将公交车早到、晚到站点所造成的乘客损失转变为当量运营里程,以多辆公交车总运营里程最小为目标,考虑乘客的站点约束、公交车容量约束以及乘客的出行时间窗,建立了定制公交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其次分析了乘客出行起点、终点对模型求解的影响,通过提出虚拟源站点,将多辆定制公交车的调度问题转换为多旅行商问题;基于后向推导原则设计贪心算法求得模型的可行解;之后基于遗传算法,采用自然数编码机制,将每个站点作为基因位,按照访问次序排列成染色体对应问题的解;最后给出了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流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定制公交线路为例对建模过程和模型的求解过程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输出合理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案,不仅可以给出每辆定制公交的途经站点、运营里程,还可以给出每个站点的准点程度以及由于公交早到、晚到折算得到的当量运营里程;在求解算法质量方面,与可行解相比,相对最优解输出的方案能够使综合运营里程降低10.4%;模型求解时间为30.3 s,可以满足定制公交企业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960.
为了揭示预应力锚杆-围岩耦合时变效应机理,利用分布力模型获取耦合模型的弹性解,结合材料性质和维度效应选用符合锚杆和围岩的流变模型(锚杆选用一维Kelvin模型,围岩选用三维Burgers模型),求解预应力锚杆-围岩耦合模型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Laplace逆变化便得到耦合模型的黏弹性解。探究锚杆预应力和流变模型的黏性参数对围岩应力、位移场和锚杆轴力的影响,并基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二次开发,开展相应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解析解和数值解,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程度良好,在隧道内壁处,锚杆支护力随着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小,且锚杆预应力和围岩的黏性参数与支护效果密切相关,其中围岩的支护效果与锚杆预应力大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围岩的位移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并且与锚杆预应力大小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锚杆的预应力过大时,围岩位移不再随之显著减小,由此可见,施加于锚杆的预应力不应过大;围岩Burgers模型中第Ⅰ蠕变阶段黏性系数影响锚杆的初期支护效果,而后期支护效果主要受围岩Burgers模型中第Ⅱ蠕变阶段黏性系数影响,并且随着黏性系数的增大锚杆后期支护效果越好;锚杆的流变状态不受围岩黏性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