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0篇
  免费   409篇
公路运输   1406篇
综合类   1217篇
水路运输   242篇
铁路运输   486篇
综合运输   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铁路立交桥涵施工重点为桥涵预制和铁路架空顶进,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桥涵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如:一次顶入法、对顶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等,常用施工方法为一次顶入法。顶进施工常见质景通病为后背变形过大终止顶进、滑板下沉断裂、桥涵扎头开裂、线路横移影响行车等,本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本篇文章所提出的桥涵顶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2.
李庆鸿 《中国铁路》2006,(11):15-19
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填筑路基,因此必须进行改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全线取土场土质调查与膨胀土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和方案选择、改良效果比较及参数确定。改良土拌和是使膨胀土与石灰产生理化反应,降低或消除膨胀性,增强水稳性和耐久性。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堤与基床底层填筑、砂填层和复合土工膜铺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填筑等环节。在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过程中,应对填料的液限、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无荷膨胀率、50kPa荷载下有荷膨胀率、胀缩总率、浸水72h崩解等进行复查试验。  相似文献   
993.
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满 《水运工程》2008,(2):109-113
论述模袋砼的充填工艺在福建厦门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指出施工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对后续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时变系统耦合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学宁  梁波 《铁道学报》2006,28(5):65-70
在车辆的走行过程中,上部与下部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此,轨道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线路上下部结构和车辆系统的体系匹配问题。本文针对列车走行的实际情况,将轨道-路基作为参振子结构纳入车辆计算模型,建立了包含车辆、钢轨、轨枕、道床和路基作为一体的二系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作为模型的验证,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列车-路基动力仿真计算,得出在不同行车速度条件下,机车车辆通过路基段加固前后状态下的车体加速度、动轮载、轮重减载率及道床和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并与实车试验进行对比。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特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高寒冻土区路基地下水处理问题,系统地论述了采用保温渗水暗沟处理高寒冻土区深路堑、浅路堑、路堤地基等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路基地下水时的相应排水构造、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阐明了保温渗水暗沟的排水机理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勘察区域大地构造属扬子地台与华南地台接壤地带,地处黔西南盘江大型多层次席状逆冲一推覆构造,有板昌逆冲断层的冲断推覆作用,断层纵横交错,叠加褶皱发育,发育岩性以三迭系泥岩、砂岩、泥灰岩、灰岩及二迭系灰岩为主,岩性多样,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发育,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主要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和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CFG桩-网复合结构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加固软基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两种不同桩长的加固效果、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相关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研究结果:桩长为27 m穿透软土层的CFG桩-网复合结构,填筑施工完成8个月后能满足高速铁路(有碴轨道)对软土路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5 cm的要求,为应用CFG桩加固技术进行深厚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依据,为我国在软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8.
京珠高速公路金口段破碎岩体较多,削坡以后出现了许多裂缝,边坡深部和表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且受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的影响显著.为了给合理的处治提供依据进行了变形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提出了山体防、排水和喷锚支护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99.
详细介绍了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技术的具体要求及详细的施工过程,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路基沉降预测的非等间隔Asaoka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沉降预测对于确保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非常重要。《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推荐的沉降预测方法对沉降观测数据时间间隔的要求并不一样。其中,Asaoka公式是根据一维固结问题推导得出,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需要沉降观测数据为等时间间隔数据。根据微分变差分原理,采用前向差分和后向差分推导出了非等间隔Asaoka法。工程实例应用结果显示非等间隔Asaoka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直接应用于非等间隔沉降数据,避免了Asaoka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