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132篇
公路运输   571篇
综合类   577篇
水路运输   452篇
铁路运输   343篇
综合运输   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以湿喷技术存石头岭隧道初期支护中的应用为例,着重介绍了湿喷机的原理及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通过十喷与湿喷的比较,体现了湿喷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2.
郭发忠 《公路》2004,(11):31-36
介绍了配有橡胶支座的板桥.在对其荷载横向分布分析时。考虑支座为弹性体的这一客观因素.提出了计算板桥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由此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小于按直接布载法算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静、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1∶5模型设计、试验方法。根据弹性试验、开裂试验和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分析该类结构的工艺特点、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结构特别是湿接缝截面的抗裂性、开裂区域裂缝发展分布规律以及结构极限承载力。在对模型梁体系转换前、后和先简支后连续梁破坏前、后动力测试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校核模型梁的刚度、制作精度,最后初步探讨了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34.
着重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偏心埋置于树脂复合材料梁/板后,合金在逆相变过程中对梁弯曲变形的驱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在逆相变过程中能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梁产生很大的驱动力,可以按需要主动控制复合材料梁、柱的变形;合金的预应变值因素对于合金的驱动效应有较大影响,合金可以进行多次激励。  相似文献   
35.
结合广东省汕汾高速公路汕头海湾大桥北引道路面加铺工程,分析软基路段过渡性路面的病害,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在河流中建设水闸、船闸,其围堰工程是保证主体工程安全干施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结合某水闸工程设计,针对围堰设计遇到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期不断流等难题,开展围堰总体布置、纵横向围堰结构设计、支护围堰结构设计、围堰止水墙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采用研究成果设计的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围堰工程量、节约工期,而且能确保项目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陈家田分离式桥现浇连续箱梁满堂钢管支架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山区软质地基上进行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满堂钢管支架施工的总体布置方案,并通过支架力学检算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阐述了支架地基处理、支架装拆及加载预压等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8.
杨奕飞  冯静 《船舶工程》2018,40(3):68-72
船舶动力设备因故障监测信号样本少、变化缓慢且数据特征呈非线性,使得设备故障模式的准确识别和状态预测比较难。鉴于此,文章研究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故障模式识别方法,利用该模型将微弱变化的信号特征转换为变化较大的对数似然概率对故障模式实现有效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HMM-SVR的设备状态预测模型,将遗传算法用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参数寻优,并结合隐马尔科夫模型,实现对设备状态的预测。对船用柴油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率,能准确预测船舶动力设备的当前状态。  相似文献   
39.
Environmental contours are often applied in probabilistic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identify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may give rise to extreme loads and responses. They facilitate approximate long term analysis of critical structural responses in situations where computationally heavy and time-consuming response calculations makes full long-term analysis infeasible. The environmental contour method identifies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are expected to give rise to extrem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marine structures. The extreme responses can then be estimated by performing response calc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long the contours.Response-based analysis is an alternative, where extreme value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actual response rather than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omplex structures, this is often not practical due to computationally heavy response calculations. However, by establishing statistical emulators of the response,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one may obtain long time-series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use this to estimate extreme responses.In this paper, various contour methods will be compared to response-based estimation of extreme vertical bending moment for a tanker. A response emulator 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es regression with adaptive sampl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response calculations from a hydrodynamic model. Long time-series of sea-state parameters such as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nd wave period are used to construct N-year environmental contours and the extreme N-year response is estimated from numerical calculations for identified sea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ponse emulator is applied on the time series to provide long time-series of structural response, in this case vertical bending moment of a tanker. Extreme value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directly on the responses to estimate the N-year extreme response. The results from either method will then be compared, and 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our method in estimating the response. Moreover, different contour methods will be compared.  相似文献   
40.
针对不变矩对仿射形变目标描述的不足,为提高舰船型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仿射不变矩特征融合的舰船型号识别方法.首先对二值舰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分别提取归一化舰船图像的小波矩特征值和仿射不变矩特征值;然后通过计算样本特征均值与标准差的比值,选择出鲁棒性好、稳定性高的特征,通过归一化方法进行融合;最后构造五类舰船的样本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识别测试样本的型号,分析不同矩特征、样本集大小、SVM参数、本文方法对识别精度、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算法提高了识别精度,并且在训练样本集较小时仍能获得88%以上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