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121篇
公路运输   718篇
综合类   892篇
水路运输   666篇
铁路运输   212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潜艇导航精度试验为例,研究了一种潜艇导航系统航向测量及精度评定方法.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获得了潜艇总体设计单位、综合导航系统和武器系统研制单位及使用方的一致认可,并在随后进行的武器发射试验中得到验证,进而为准确分离发射潜艇对武器系统命中精度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舰船回转过程中内、外侧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范波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5):112-115,127
给出了装备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装备信息化与机械化的关系.根据水面战斗舰艇在信息化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从战场信息化、舰艇平台信息化、作战系统信息化和弹药信息化等方面,针对武器装备信息化对水面战斗舰艇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概括了装备信息化背景下水面战斗舰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施工缝或日工作缝,是指已硬化的混凝土与新浇筑的混凝之间所形成的水平或垂直的接缝。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浇筑方式、水泥标号、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施工缝的粘结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极限状态方程不能以显式表达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响应面与映射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船舶总纵强度可靠性分析,指出相关随机变量在正态化前后相关系数的差异应予以考虑,并应用于实际船舶的计算,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操安喜  刘蔚  崔维成 《中国造船》2007,48(3):107-114
采用基于响应面(RSM)近似模型和遗传算法(GA)对某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建立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的结构优化模型,通过试验设计(DOE)获得设计目标的响应特性,拟合得到响应面近似模型,最后采用Pareto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潜水器耐压球壳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东岸并行立交段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条件下并行立交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9.66mm,并位于隧道上下立交区域,地表沉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还需对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如采取地表锚杆、地表袖阀管注浆或旋喷桩加固;下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受上部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能满足安全要求,但施工中仍不能忽视对初期支护变形及内力的监测,视情况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施工工艺,如可以先行贯通下部隧道二次衬砌。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大跨度斜拉桥试验室物理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待修正参数和用于模型修正的特征量.采用实验设计方法生成数样本,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对应的特征量信息,进而建立待修正参数与特征量关系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通过对响应面模型的拟合误差分析,确定径向基函数的最优形状参数.以斜拉桥自振频率和静态索力构建目标函数.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拟合斜拉桥设计参数与特征量之间的隐式关系有较高的精度;基于仿真数据的模型修正有较高的精度,基于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能得到合理的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修正复杂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