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175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1.
介绍了国内首座三塔悬索桥人字形钢中塔的塔底锚固受力特点,对铰接与固接两种锚固方式进行了分析,对克服塔底水平分力的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该桥中塔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对塔底N、Q、M区分重点、分别予以解决的设计思路和具有特色的锚固方案,为大型钢—混结构锚固方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1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成  高亚军 《隧道建设》2013,33(4):300-304
为解决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保证隧道工程的实体质量,以白须公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溶洞岩体地质状况实施勘测,对岩体的岩层走向和节理分布情况实地调查,根据溶洞的实际状况和收集的数据确定溶洞的处理方案。提出溶洞底部采用桩基处理,在基础上构建承台及支撑墙,溶洞底与隧道结合处采用横向联系梁连接,对溶洞靠隧道一侧的侧壁及顶部围岩采用清理和喷锚加固等处理措施,有效解决了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13.
地铁盾构控制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多个城市地铁施工实例,分别从标准车站模式、换乘车站模式、始发井车站模式、区间通视、区间不通视、长区间等各种施工情况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区间隧道控制测量等对盾构控制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并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主副导线点、基线控制、整体平差等方面对盾构区间控制网的布设和应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期为不同模式下的地铁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14.
针对河流既可增强道路景观,又对两岸道路交通形成分隔的矛盾,结合河流及两岸道路的不同情况,介绍了沿河道路的两种布置形式.通过对影响沿河道路布置形式和交通组织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布置于宽度较宽的大江、大河侧的沿河道路,宜采用两岸道路各自双向交通的"一河两路"形式;布置于宽度较窄的、连接处道路长度不满足交叉口最...  相似文献   
615.
东海大桥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施工难度高,施工工艺复杂。该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海上现浇中横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了实践的考验,对类似桥梁的施工可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16.
温竹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93-197,M0021
上海诸光路隧道内部双车道结构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将内部结构的上、下层车道板、纵梁、立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均进行预制。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来说,其与管片的连接节点至关重要,节点不仅要受力可靠、便于施工,还要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其完整性。针对所采用的预制内部结构与管片连接方式,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受力性能,为在盾构隧道内实现全预制化双层车道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17.
柳州双拥大桥为国内首座大跨地锚式单主缆悬索桥,创新性地采用了独特的非相似等腰三角形截面所形成的A形钢塔。对该桥塔结构构造和受力行为进行的系统研究表明:该桥塔结构形式的景观效果和受力性能良好;塔底采用承压板-拉杆形式的钢混连接结构具有受力明确、施工便利的优点,塔顶需重点解决不同于双缆悬索桥的索鞍巨大竖向力向2个塔柱有效传递的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618.
基于采用主线与匝道盾构间设置横向管幕与冻结法相结合,构筑新的结构来建造两者间分合流段。为了寻求较为合理的曲线连接,首先假定在无弯矩的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相应的平衡方程,并考察在冻胀情况下判断出最优曲线的轨迹应为圆弧。最后依托上海市北横通道工程实际,选择上下匝道出主线的方案建立最优曲线方程,为结构整体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19.
北京东坝车辆段位于东坝西区北边界,车辆段采用地面形式布置,二层为上盖综合开发,车辆段北侧紧邻规划快速路。根据交通分析区域内约70%机动车对外交通需通过车辆段上盖道路进入北侧快速路系统,其中约45%为上盖开发内部产生,上盖道路则兼顾区域过境和上盖物业集散双重功能。因此,上盖道路与快速路系统的高效衔接为研究重点。结合主要交通需求和周边规划路网布局分析后,明确了上盖道路的交通功能。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多种上盖路与快速路系统的衔接方式,并利用交通仿真分析进行比较。最终推荐方案可同时满足区域过境和上盖物业集散与快速路衔接的交通组织特点,可最大限度提升区域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20.
Various types of floating solar photovoltaic (FPV) devices have been previously proposed,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with applications primarily limited to onshore water bodies or near-shore regions with benig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PV concept which can survive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 extreme wave heights above 10 m. This concept uses standardised lightweight semi-submersible floats made of circular materials as individual modules. The floating modules are soft connected with ropes to form an FPV array. We first present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floats and the conn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and structural assessments of the floats. To verify the motion response performance, we carried out 1:60 scaled model tests for a 2 by 3 array under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 conditions. From the time series and response spectra,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ray and the mooring responses are analysed in detail. The proposed concept exhib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 terms of modular motions with limited wave overtopping and no contact is observed between adjacent modules under the extreme wave condi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reliable and cost-effective FPV technologies for offsho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