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2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为减少对动力工具的检测投资,降低检测成本,研究了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用静态扭矩测试仪测试动力工具的方法,用HBM动态扭矩传感器和静态扭矩测试仪对动力工具测试,其结果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要求。合理解决了中小型企业测试动力工具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讨论AVL Designer软件在发动机曲轴扭振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3个关键问题:载荷数据、曲轴刚度数据和扭振结果分析。缸压传感器测量获取的载荷数据比Boost软件计算更加精确。曲轴刚度数据由试验、有限元计算或AVL Autoshaft计算获取。扭振结果分析包括临界转速、节点位置等。  相似文献   
43.
对于小半径曲线桥存在的支座脱空和箱梁抗扭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一种通用轻型全挂车底盘,通过采用全新设计元素,提高了全挂车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解决了普通全挂车存在的牵引机构难调节、减震效果差、倒车难解除制动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抗扭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软化桁架模型理论,通过力及力矩的平衡、变形协调和材料本构关系,得出在转矩作用下预应力组合梁的受扭强度、扭率、应力、应变、扭转角等一系列方程,并推导出在转矩作用下开、闭口截面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极限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6.
应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程序分析连续弯箱梁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翔云 《公路》2004,(10):61-68
建立了应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计算程序分析连续弯箱梁桥的计算模型,并且还引入了应力增大系数来计入约束扭转产生的效应。本近似分析法可以给出较高精度的计算结果。因此。它对设计人员来说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7.
4250TEU集装箱船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钰  杨旭 《船舶》2009,20(5):17-22
4000TEU级集装箱船因其经济性深受市场的欢迎。通过对4250TEU集装箱船的设计,根据集装箱船的主要特点,对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使船体结构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8.
裂纹切割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柱体的扭转-弯曲问题的一般情况出发,介绍裂纹切割法的基本思想。首先给出单裂纹扭转-弯曲问题基本解,然后以弓形截面柱体的扭转为例,说明裂纹切割法的具体应用,并给出有关的数学公式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9.
钢纤维能明显提升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的抗拉强度与韧性,对UHPC构件的扭转行为有显著影响。为深入研究钢纤维特性对UHPC矩形梁抗扭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钢纤维体积掺量、类型、尺寸以及混杂效应等为变化参数,完成了8根UHPC矩形梁(含1根未掺钢纤维的对比梁)的纯扭试验;获得了各试件的纯扭破坏形态、扭矩-扭率曲线、扭矩-应变曲线、裂缝形态等关键数据。结果表明:对比梁为脆性破坏,纤维增强UHPC梁的破坏则是有征兆的;纤维增强UHPC梁的开裂和极限扭矩均明显大于对比梁,最大提升幅度分别达79%和159%;增加钢纤维体积掺量能提高开裂和极限扭矩,且斜裂缝数量更多、宽度更小;掺端钩纤维试件的抗扭承载能力和延性均优于掺圆直纤维试件;钢纤维长径比越大,试件的裂缝分布越密集,极限扭率越大,延性越好;2根混掺纤维试件的开裂和极限扭矩均大于单掺试件,正混杂效应明显;钢纤维类型和尺寸均会影响试件的裂后承载能力,掺长径比65的圆直钢纤维在开裂后迅速达到极限状态,极限与开裂扭矩之比为1.07~1.18,长径比为100时对应的比值为1.46,而掺端钩纤维则为1.34,介于两者之间。最后,提出了UHPC矩形梁开裂和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对30根UHPC矩形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公式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50.
沥青分子聚集状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沥青的化学结构特征,根据沥青组分溶解度参数和极性的不同,将沥青分为沥青质、胶质、油分3个组分,分别采用一个典型分子模型代表沥青的每一个组分,构建2种沥青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沥青分子聚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π-π效应,沥青质分子之间形成层状堆积现象,但较长烷烃链造成芳环间扭转角增大,阻碍层状堆积现象的形成;随着温度升高,芳环间扭转角增大,沥青质分子之间的层状堆积结构被破坏,形成穿插或垂直排列结构;在沥青分子模型中,胶质和油分分子的存在使沥青质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沥青质分子模型中的距离,也使沥青质分子间形成的聚集结构趋于稳定;沥青质与胶质分子形成聚集结构,分散在油分中,沥青质分子结构对沥青能否形成稳定胶体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