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2篇
  免费   1445篇
公路运输   1603篇
综合类   2972篇
水路运输   162篇
铁路运输   4794篇
综合运输   42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680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将大功率双向变流器(又称PWM整流器)应用到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可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牵引供电、稳定直流网压,以及对交流系统无功补偿的功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双向变流器的功能特点、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在北京地铁10号线的现场试验数据,证明了其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2.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已经进入集中跨越式发展 阶段,逐步升级的乘客需求与尚处于转型阶段的运营 管理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为缓解这一矛盾,城市轨 道交通企业需要构建运营管理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 的创新管理体系涵盖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 服务创新。理念创新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网络统 筹、安全第一”; 体制创新是由网络管理体制、公益性管 理体制、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来决定企业管理体制; 机制创新是站在大规模网络运营的角度,通过管理集 约化、扁平化、社会化,提升管理效率; 服务创新就是通 过鼓励特色运营服务、主动管理乘客需求、突出公益性 服务等,提升乘客的满意度。理念创新是思想先导,通 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创新的环境,实现服务创 新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63.
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土地的联动开发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城市经济和交通都具有积 极作用。对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发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指导中国轨道站点区域的联动开发。从产权和 城市经济学视角,将轨道站点联动开发分为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两类,并进行了相关界定。分别结合日本联动开 发政策以及涩谷站数据、上海联动开发政策和打浦桥站区域数据,对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的规划和实施途径及其 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参考更多经典的联动开发案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 发的实施机制及特征;并从政策和规划设计两个角度深入阐述对中国联动开发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可采 用“政府统筹、市场执行”的模式;根据中国土地所有制度,探索“集约换使用权”“整体出让使用权”等多样 化的土地管理模式,有利于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反哺策略;制定配套且细化的技术规范,进行立体化、多样化、 一体化衔接设计。  相似文献   
64.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广大乘客对运营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分析宁波城市轨道交通实现手机移动支付的基本条件,即:手机终端内置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AFC系统能够识别处理IC卡数据及清分中心系统与手机之间的数据处理,重点介绍SWP-SIM技术实现方式、AFC系统读卡器选型、交易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基于金融标准的相关业务数据结构整体规划等工程实施关键技术及重难点,描述轨道交通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基本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65.
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发展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大趋势。在介绍既有制式分类和各种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上,从概念、特征、优缺点、适用性等方面对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对比,明确我国目前轨道交通是以地铁为主的多样性发展结构,指出在制式选择过程中存在制式分类标准不统一、选择过程考虑不周等问题。建议对制式进行准确分类,完善不同制式技术标准,基于城市发展,合理、科学地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实现多制式轨道交通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6.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合理的初始值采集时间,为基坑工程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治平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15-16,19
详细阐述60kg/m 9号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的特点、使用中存在的利弊及其对运营的影响,从性能、经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性价比分析,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以满足运营要求为前提,而且从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不同需求方面,对道岔选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列车开行方案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基础.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规定各时间段内各交路上开行列车对数.分析大小交路模式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乘客出行成本及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乘客需求和最大可用车底数量为约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双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原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借助Lingo11.0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折返站和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进行成本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小交路折返站的选取对成本影响显著,且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越高,开行大小交路模式越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69.
结合沙特麦加城轨列车型式试验,在分析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的组成及其热源分布和冷却设备布置的基础上,研究测点布置,设计城轨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方案.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主要对牵引电机、牵引逆变器的散热片和箱体内部空气、制动电阻及其出风口、轴箱轴承以及环境等的温度进行监测,另外还要对供电电压、牵引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以及制动电阻的电压等电参数进行监测,据此确认城轨列车牵引系统各设备的工作状态.温度测试利用造车时预埋的和试验时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电参数的测试则通过布设的电压、电流传感器进行;选择站站停行车模式和启动加速—恒速运行—调速停车的试验工作周期进行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按照设计的试验方案成功实施了沙特麦加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  相似文献   
70.
尖轨的轨高是影响轨道结构振动与变形、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及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的重要参数,而尖轨轨高的测量基准则是检测尖轨轨高正确与否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尖轨轨高测量的第一测量基准与第二测量基准,假定车轮与钢轨均为刚体,以尖轨轨高之间的高差和以轨轮接触关系为依据计算得出机车车辆在垂直方向的位移作为2种评价指标,对尖轨轨高的测量基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测量尖轨轨高时,采用第一测量准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