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149篇
公路运输   687篇
综合类   1037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结合BP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首次提出跨区消费分布矩阵的推算模型,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设置误差阀值和学习率等关键参数,通过训练实际一卡通消费数据,得到跨区消费分布矩阵,实际输出数据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实验表明该模型适用于跨区消费分布情况的预测,可为省域公交一卡通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数据.  相似文献   
982.
针对内燃机车用Z12V190BJ柴油机水腔密封面裂纹故障,分析讨论了柴油机水腔密封面出现点蚀及裂纹的原因,提出了对点蚀及裂纹堆焊后镗销精加工的解决方案,并根据镗床工作原理设计出了镗削装置,制定了水腔密封面修复工艺,修复后的柴油机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83.
乘客候车时间可直接反映公交运输系统的运营状态和服务水平.将常规公交站点分类为是否与轨道交通有衔接,对27路、111路白石桥东站,以及运通105路和87路城铁西直门站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各线路晚高峰的乘客候车时间数据,对数据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客流到站时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分布.基于客流到站时间分布函数,反推出乘客候车时间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84.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由电机再生制动与机械摩擦制动两部分构成,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能量利用效率、制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围绕静态制动转矩分配控制、动态复合制动协调控制、制动换挡控制、智能辅助驾驶中的复合制动控制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复合制动控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文献的梳理分析表明:制动转矩分配决定着复合制动系统能量回收能力与车辆制动稳定性,基于规则的分配策略面对复杂多变工况自适应性欠佳,而基于优化的分配策略各方面性能表现良好,但需要兼顾控制实时性与优化效果;利用电机响应迅速与控制精确的优势完成复合制动协调控制,能够提升制动模式切换过渡工况与紧急制动工况的控制性能,改善驾驶舒适性;制动过程中实施合理换挡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同时通过补偿控制解决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和转矩冲击等问题,保证换挡平顺性;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复合制动控制与驾驶人辅助系统相结合有助于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85.
扁线绕组在新能源驱动电机中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分析扁铜线的交流损耗产生的原理,然后分析扁线绕组交流损耗对绕组分布的影响和扁线绕组不同分布对反电势对称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绕组形式绕组分布来阐述扁线绕组的连接规律。  相似文献   
986.
随着政府对“碳达峰”等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电动汽车凭借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且路网中的补能需求与充电桩存在时空错配的现象,导致电动汽车补能排队时间长和驾驶员产生里程焦虑等一系列负效应。为此,本文首先从整体路网补能负效应最小化角度,通过引入激励手段实现最优补能方案,建立电动汽车补能诱导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上层为路网补能负效应最小化诱导激励模型;下层为带有补能站点选择的混行路网均衡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上层模型,下层模型通过Frank-Wolfe算法求解,得出路网中补能车辆的最优诱导方案。最后,以经典Nguyen-Dupius路网为例验证模型,并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本文提出的补能诱导模型增加了规划者的激励成本,但总社会补能负效应成本降低,证明了补能诱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7.
提高道路网络上的动态路由选择效率是当前路网建设中的难题,现有解决路由问题的方法都是基于静态方向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的Dijkstra最短路径动态算法,以被量化的限定用户参量为语言变量,用模糊集理论提供模糊数输出在网络上的最短路径预测。通过处理模糊参数,提出用模糊数表示不同路径与边长间距离的两种比较方法。采用梯级平均综合表示法改进Dijkstra算法,并以数值的道路网络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8.
用Altair软件Optistruct模块优化功能对某车桥差速器壳体进行拓扑优化;根据拓扑优化的结果重新设计差速器壳体,对加强筋重新布局,之后用MSC软件对新设计壳体进行强度分析,以验证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优化结果可行,该拓扑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差速器壳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989.
综合运输网络上多货类流量最短路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合运输网络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分析了综合运输网络上影响路径选择行为的用户偏好体系,并将其概括成客观类、主观类和调控类。在给出选择偏好在路径选择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基础上,阐述了采用改进的最短路加载方法进行多货类运输流量分配的思路和执行流程,并面向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的运输网络规划,引入"诱导参数"对处于合理路径集中的联合运输路径进行优先选择。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诱导参数"对双货类网络流量分布的影响,从政策调控的角度为综合运输网络宏观布局的评价模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0.
舰艇在大风浪中航行,当航向已定时如何确定最大允许航速是航海界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耐波性理论相结合的新模式,分别研究了浪增阻、风增阻及螺旋桨推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比较精确的舰艇大风浪航行时的船体负载。在此基础上,运用船—机—桨理论,解决了最大允许航速(轮转速)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